佛教词典

提纲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说法曰提纲,提起宗旨大纲而说。又曰提要,万庵曰“古人上堂,提大法纲要”见〈钓语〉处。是也。

《敕修清规·开堂》云:“住持垂语问答,提纲。”又见〈叙谢〉处。

《睦州蹤禅师录》云:“问:‘佛法大意,请师提纲。’师云:‘拈将来,与你提纲。’”

《广灯录·汾州善昭禅师章》云:“师因北地寒,僧众难立,云:‘且住小参候春暖。’不经旬日,忽有一僧,两耳带环,手持金锡,来到方丈,云:‘和尚何得住却小参?众中自有不惮寒暑为佛法者,堂中见有六人是法器。’言讫而退,不知处所。师却小参,乃成一颂:‘胡僧金锡光,请法照汾阳。六人成大器,今我为提纲。’”

又〈普安道禅师章·提纲商量颂〉云:“若欲正提纲,直须大地荒。欲来沖雪刃,不免碎锋铓。”又〈桃园朗禅师章〉云:“若是唱道门风,权且强名;若论祖宗提纲,直下难为开口。”

《雪巖钦禅师录·有干会节提纲。

《杜工部诗集·石犀行》云:“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已下略录论提纲体裁。

忠曰:“古德语录,上堂提纲,有押韵,有不押韵,有用偈颂,其体不一定。本无挂唇齿法,何有拘章句式?旧说曰:‘提纲拈提不用押韵,只据自家所见,宣发道蕴,滔滔地说将去为妙。’”

大慧示铦、远二禅人法语云:“近世前辈老衲皆已化去,正宗日益淡薄,丛林日益凋弊,邪法日益增炽,裨贩之流各各自谓得上人法,以无义语,绮饰言词,砌斗排叠,裒糅佛祖教乘,累句荐出,谓之秘密心要。魔魅凡庸,幻惑无识,称有道之士者,如麻似粟。末世光明种子,未具择法眼,遭其邪毒入其心腹者,不可胜数,致使后生晚学,随例骨董。临济和尚曰:‘有一般秃兵,向教乘中取意度商量,成于句义,如把屎块子口中含了,却吐与别人。’呜呼!如来正法眼藏·达磨单传之宗,如以一丝引千钧之石,安得此老复出,为后进针膏肓而起废疾乎?”

《清拙澄禅师录·晚参》云:“只如马祖、百丈、黄檗、临济、德山、云门诸大老宿,不得已为人开口,莫不直截指示根源,河倾海涌,汗漫无际,又何曾撰述言词,逐句下语,张王李赵为人注解来?末代大法浇醨,无此大模范、大力量,弄出小巧禅道,制作奇言妙语,攒花簇锦,风月烟云,对句押韵,如作诗一般,当知此是做禅非说禅也。说禅早是不中,况禅可做乎?使佛祖正法眼藏·为戏论,法道下衰,莫甚乎是!若是大丈夫汉,争肯咂啖这般野狐涎唾?”

《竺仙仙禅师南禅录》为二品太夫人普说,判玉泉皓开堂,两言君不见,云:“是又岂可与念语录,习答问,制造提纲,对以四六,藻绘文词,以悦时流者,同日语哉?”

《永觉寱言》云:“少室心印,岂落文彩?古人聊为接引之计,始挂唇吻,然皆浑朴简真,刻的示人,非夸会逞能,外饰观美而已也。后世即大不然,雕章琢句,攒花簇锦,极意变弄,各竞新奇,岂独淫巧之意,乖衲僧之本色!而理因辞晦,道以言丧,欲其一言半句之下触发灵机,不亦难乎?”

《元叟端禅师录·答慈云玨长老书》云:“上堂提唱,务在单提个事,开悟人天。前则马祖、百丈、德山、临济,后则大慧、应庵,纵横波辩,直达心源,得大自在,无出曹溪卢祖,皆可为法。”

上篇:堂上 下篇:特为茶六出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善法骂

(术语)骂人有二种,汝是下贱生等,以恶法骂之,云恶...

惑趣

惑,为迷之意;趣,为理趣之意。谓迷于理。中观论序(...

正报

(术语)二报之一。又曰正果。有情之自心也。是为依过...

空生

梵名 Subhūti 之意译,巴利名同。音译须菩提、苏部底...

施与资具

【施与资具】 p0859   瑜伽四十卷十页云:又诸菩萨、...

慈起菩萨

(菩萨)又曰慈爱生菩萨。胎藏界除盖障院九尊之一。肉...

休屠

(术语)即浮屠也。汉书霍去病传曰:收休屠祭天金人。...

名身

【名身】 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

梨俱吠陀

梵名 Rg-veda。意译赞诵明论、作明实说。凡十卷。又作...

灭尽三摩钵底

【灭尽三摩钵底】 p1215 瑜伽十二卷二十页云:复次云何...

广略要

(术语)谓就经论之解释等,分广略要三科,以次第诠显...

一切法无自性

【一切法无自性】 p0009   世亲释五卷十页云:说一切...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大藏经】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供养沙门狗得餐,转生王女见心欢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

几种不孝习气的养成

颜光衷说天底下哪有不孝顺的人呢?纵然有不孝的人,说...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

修学佛法需要经过的四个阶段

一个人修行佛法的过程,大概都需要经过四个阶段,我们...

学会不在意

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

劝进行者的四种功德利益

你劝勉他人修净土,有个前提,你必须自己有坚定不移的...

心正直,外面世界就没有委曲

这个宇宙、这个世界跟我是一体,这个心和外面的境界是...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