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木鱼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日用轨范》云:“木鱼响,不得入堂,或令行者取钵堂外坐。”

《敕修清规·法器章》云:“木鱼,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亦各分地方日间求化,诸趋朝入市之人,闻此而起。”

忠曰:“铁牌子,盖谓铁板也。”

已下录象鱼义。

《敕修清规·法器章·木鱼》云:“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象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

《释氏要览》云:“今寺院木鱼者,盖古人不可以木朴击之,故刻鱼象也。又必取张华相鱼之名,或取鲸鱼一击,蒱劳为之大鸣也。”

刘斧《摭遗》云:“僧舍木鱼者,鱼昼夜不合目,修行者忘寐修道,鱼可化龙,凡可入圣。”

《教苑清规》云:“木鱼,《婆沙》云:‘有僧违师毁法,堕鱼身,背上一树,风涛摇摆,出血苦痛。本师渡海,鱼遂作孽云:汝不教我,致堕鱼报,今欲报怨。师曰:汝名甚么?鱼曰:某甲。师令忏悔,复为设水陆追拔,夜梦鱼曰:已脱鱼身,可将我树舍寺,以亲三宝。师果见鱼树,刻鱼形,悬挂警众。’”

又或引玄奘《指归曲》云:“玄奘自天竺归,经蜀道,有一长者丧妻,有儿甫三岁,后母恶之,伺长者出猎,楼上掷儿投水中。长者悲哀,为设斋僧。适遇奘至,喜迎请第一座,奘不食,语曰:‘我历长途疲矣,欲得鱼肉吃之。’一座大惊。长者欲出买之,奘嘱云:‘非大鱼不可也。’长者如教,求获而回,方上俎割之,所没之儿啼在鱼腹中,长者大欢。奘曰:‘此儿夙世持不杀,故今虽被鱼吞,不死。’长者曰:‘如何报鱼恩?’奘曰:‘木雕鱼形,悬之佛寺,斋时击之,可以报鱼德。’今之木鱼是也。”元本和语,忠今改缀。

忠曰:“余曾捡《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阿毗昙毗婆沙论》八十卷,并无木鱼缘。《五百问经》有师不教诫弟子,死堕龙中,害昔师,盖妄汉依托构说。玄奘鱼腹得儿事,《慈恩传》不载,亦恐以薄拘罗事捏合,今故录,标其妄矣。”

《三才图会》云:“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释氏谓阎浮提乃巨鳌所戴,身常作痒,则鼓其鬐,川山为之震动,故象其形击之。此荒唐之说,然今释氏之赞、梵呗皆用之。”

忠曰:“巨鳌戴山出乎《列子》〈汤问〉,释氏本无此说。释氏说世界有水轮、金轮、风轮而已,且道何经律论说鳌戴阎浮提哉?然则荒唐之咎归于汝矣。大抵腐儒诬罔如此者不一。又按:《图会?木鱼图》鱼头尾自相接,其形团圞 。今清国僧称木鱼者,作龙二首一身,鳞背两口相接,衔一枚珠之形,亦空肚团圞,盖与《图会》木鱼同。讽唱时,专敲之以成节。如粥饭所击木鱼,却非首尾团聚者。按:《图会?梆图》,龙头鱼身,形挺直,即是粥饭所击木鱼也。余以谓梆未见为鱼形之说,恐《图会》以粥饭所用库堂木鱼误成梆图欤。今摸《图会》二图,令识者拣焉。”

木鱼图

部梆图

已下略录机缘。

《传灯录·沩山祐禅师章》云:“库头击木鱼。”详〈职位类·火头〉处。

《神鼎諲禅师录》云:“官人指木鱼问:‘这个是什么?’师云:‘惊回多少瞌睡人。’官云:‘洎不到此间。’师云:‘无心打无心。’”

《雪巖钦禅师佛日录》云:“佛殿脊金鸱,??跳上天;厨堂口木鱼,走入沧海。”

已下略录赋咏。

《联灯要会?智门宽禅师章》云:“师访白兆,兆云:‘老僧有个木鱼颂。’师云:‘请举看。’兆云:‘伏惟烂木一橛,佛与众生不别。若以杖子击着,直得圣凡路绝。’师云:‘此颂有成褫?无成褫?’兆云:‘无成褫。’师云:‘佛与众生不别聻?’左右救云:‘有成褫。’师云:‘直得圣凡路绝聻?’当时白兆一众失色。”

《叶县省禅师录·木鱼歌 》云:“木鱼歌,木鱼歌,横身三界卧,摆头掉尾瞬金鳞,凡圣纵横不柰何。老胡闻,耸耳听,声声振动古佛心,逍遥自在无私曲,蕩蕩行时任腾腾。指日月,太山崩,踊踊跃跃魔军惊,哮吼吟时云队队,大洋海底霹雳声。”

《佛眼远禅师录·木鱼》颂云:“无端击此沟中断,钟鼓相参无杂乱。能闻所闻非二缘,以此及此通回换。凡夫何故作追攀?达士若为成智观?可怜流入萨婆若,醉眠尚尔排鱼贯。”

《东山外集·和寿山木鱼韵》颂云:“透出波澜外,横身任探寻。只知打我腹,不觉痛他心。香积晨炊熟,秋廊夜月深。重重报君道,千眼是观音。”

《东坡诗集·宿蟠桃寺》诗云:“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

上篇:衲衣 下篇:耐重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搴帷

(故事)与褰帷同。马鸣菩萨降伏鬼辩婆罗门之故事也。...

奇异

(杂语)非常也。十地论一曰:若来此处,则非奇异。唐...

不净观

【不净观】 p0322 俱舍论二十二卷十四页云:此中先应辩...

清净品十种差别

【清净品十种差别】 p0962 瑜伽九十六巻二十三页云:又...

梵志阿经

全一卷。三国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

讲师

(职位)法华会最胜会等讲经义之人也。每讲会选其人。...

知客

(职位)又云典客,典宾。禅林司宾客之接待者。...

八十无尽

(名数)无尽意菩萨,说八十种无尽之法门。见无尽意菩...

二十犍度

梵语犍度,华译篇章。戒律分为止持门和作持门,于作持...

七日药制限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明了论疏云,若病服七日药,随...

名言与事展转相依而生

【名言与事展转相依而生】 p0590   瑜伽七十三卷十七...

大萨遮尼犍子

(人名)尼犍为苦行外道之通名,译曰离系,萨遮是其名...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唐大荐福寺翻经沙门法藏述 夫满...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推荐】一念孝心得救

去余家十余里,有瞽者姓卫。戊午除夕,遍诣常呼弹唱家...

无道心

文道是个云水僧,因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故爬山涉水不...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

没有法师作证明,在佛像前自行归依可以吗

问: 有的人没有请法师作证明,在佛像前自行归依,而...

每个人进入佛门都各有因缘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缘。近来甘肃一弟子,名郑哲侯...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

孝养父母的果报是怎样的

佛经上讲,孝养众生,孝亲是为自己培植福报最快的方法...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 观世音大士证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