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磨衲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六祖法宝坛经》云:“神龙元年九月三日,有诏曰:‘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

《东坡全集·磨衲赞并序》云:“长老佛印大师了元游京师,天子闻其名,以高丽所贡磨衲赐之。客有见而叹曰:‘呜呼善哉!未曾有也。尝试与子摄其斋衽,循其钩络,举而振之,则东尽嵎夷,西及昧谷,南被交趾,北属幽都,纷然在吾箴孔线蹊之中矣。’佛印听然而笑曰:‘甚矣子言之陋也!吾以法眼视之,一一箴孔有无量世界,一一世界满中众生所有毛窍,所衣之衣,箴孔线蹊,悉为世界。如是展转,经八十反,吾佛光明之所照,与吾君圣德之所被,如以大海注一毛窍,如以大地塞一箴孔,曾何嵎夷、昧谷、交趾、幽都之足云乎?当知此衲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重非轻,非薄非厚,非色非空。一切世间折胶堕指,此衲不寒;烁石流金,此衲不热;五浊流浪,此衲不垢;劫火洞然,此衲不坏。云何以有思惟心生下劣想?’于是蜀人苏轼闻而赞之曰:‘匣而藏之,见衲而不见师;衣而不匣,见师而不见衲。惟师与衲,非一非两,眇而视之,虮虱龙象。’”

《鸡林志》云:“高丽僧衣磨衲者,为禅法师,衲甚精好。”

上篇:摩诃 下篇:内史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礼盘

指礼佛及说法时所升之高座。原称高座或师子座,早在佛...

比丘律仪

又作苾刍律仪。即比丘之具足戒。四分律中作二百五十戒...

罗婆

(杂名)梵语六十刹那为一息。十息为一罗婆。见法苑珠...

不揲坐具戒缘起

亦名:不揲坐具作新戒缘起、不贴坐具戒缘起 含注戒本·...

木佉褒折娜

梵语 mukha-prochana。比丘十三资具之一。意译拭面巾。...

戒日王

梵名 ?īlāditya。音译尸罗阿迭多。为七世纪顷中印度...

阅藏知津

凡四十八卷。明末天台宗蕅益智旭(1599~1655)着。收...

十六善神

(名数)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

新戒

指新近受戒之僧,亦指受沙弥戒为日尚浅之幼年僧。敕修...

大寂定

又名大寂定三昧,或大寂静妙三摩地,即如来所入的禅定...

地界

【地界】 四大中地大的别名,地大以坚实为性,通一切物...

海众

(譬喻)众僧一味和合,譬如海也。释氏要览下曰:海众...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阿难说...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佛说罪福报应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四大菩萨的坐骑及象征意义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

回归纯真的本性

晋朝时,有一位名叫毛宝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贫困。有一...

《寿康宝鉴》白话

(三宝弟子 翻印 印光大师 编订) 古时贤者编了《不可...

临命终时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

随顺世缘少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

若我们如实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么它们...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