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珍重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敕修清规·训童行》云:“屏息拱听规诲毕,又三拜,参头喝云:‘珍重!’众齐低声和,问讯而退。”

《僧史略》云:“临去,辞曰珍重者何?此则相见既毕,情意已通,嘱曰珍重。犹言善加保重,请加自爱,好将息,宜保惜同也。”

《释氏要览》云:“释氏相见将退,即口云珍重,如此方俗云安置也。言珍重,即是嘱云善加保重也。若卑至于尊所,尊长命坐,及受经后去,即不云珍重,但合掌俯首,示敬也。”

已下略举事证。

《传灯录·瑞鹿先禅师章》云:“初夜唱礼了,僧堂前喝珍重;僧堂前喝珍重了,和尚处问讯。”又〈国清院奉禅师章〉云:“如何是出家人本分事?师曰:‘早起不审,夜间珍重。’”

《续灯录·香林远禅师章》云:“问:‘如何是平常心?’师云:‘早朝不审,晚后珍重。’”

《传灯录·无等禅师 嗣马祖一 章》云:“师住武昌大寂寺,一日,大众晚参,师见人人上来师前道:‘不审。’乃谓众曰:‘大众适来声向什么处去也?’有一僧竖起指头。师云:‘珍重!’”又〈巖头豁禅师章〉云:“夹山会下一僧至石霜,入门便道:‘不审。’石霜曰:‘不必,阇梨!’僧曰:‘恁么即珍重。’又到巖头,如前道不审。师曰:‘嘘!’僧曰:‘恁么即珍重。’方回步,师曰:‘虽是后生,亦能管带。’”

《续灯录·天衣怀禅师章》云:“上堂,大众集定,云:‘上来打个不审,能消万两黄金;下去打个珍重,亦消得四天下供养。若作佛法话会,滴水难消;若作无事商量,眼中着屑。且作么生即是?’良久,云:‘还会么?珍重!’”

忠曰:“或问:已言早起不审,却晚参道不审,何也?答曰:凡上来见师主,则不拘早晚,言不审,下去则言珍重。若常随者,早起见时可言不审,夜间退时可言珍重而已。”

上篇:招宝七郎 下篇:斋堂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解空

(术语)悟解诸法之空相也。佛弟子中以须菩提为解空第...

他心通

乃五通之一,六通之一。全称他心智证通(梵 para-ceta...

三劫修行方成佛果

【三劫修行方成佛果】 p0217 俱舍论十二卷七页云:何缘...

四性行

指菩萨之四种性质。据佛本行集经卷一载,即:(一)自性...

知心差别智通

【知心差别智通】 p0819   瑜伽三十七卷十二页云:云...

昙鸾(476~542)

Tanluan   南北朝僧人。净土宗的先驱。姓氏不详。山...

普遍寻思

【普遍寻思】 p1186 杂集论十卷十一页云:普遍寻思者:...

释迦出家成道年时

(故事)有二说:中阿含经五十六,增一阿含经三十七,...

回施

(术语)回转吾福而施与他众生也。往生论注下曰:以己...

三咒

(名数)一、大咒,根本之咒也。二、中咒,总略大咒者...

义现观

义现观者,谓即于诸谛增上法中已得上品,于诸谛境谛察...

四觉

本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本觉是众生本来具足的...

【大藏经】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布施度无极章第...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佛说百佛名经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一...

【大藏经】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

职场中与人相处之道

人,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

中山大学80名学生体验出家生活

80中大学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认识与实践公选课组...

圣严法师:行善的人快乐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人,也就会在...

心中留一个信念,并为之去追求

从前,一个老盲人带着一个同样双目失明的小徒弟,以拉...

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光绪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终南之举。先命月霞法师...

专心无杂的摩陀大师

传说,过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这座山名字的...

极乐世界是虚无缥缈的吗

莫说西方为譬喻,须知名与实相应。譬甜似蜜非无蜜,喻...

为何说地藏菩萨早已成佛

大家经常念的《觉林菩萨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