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土地神

【禅林象器笺】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忠曰:“守护其封境之神称土地也。”又见〈殿堂类·土地堂〉。

《余冬序录》云:“爵尊、德尊、齿尊之人,往往没而得祭于里社,俗谓土地神是也,里人或为之立庙。”

径山土地神,名灵泽龙王,寺有龙王殿。《无準径山录》云灵泽之殿。《大慧年谱》云:“师住径山时,绍兴九年己未,以神龙未有封号,敷奏于朝,蒙赐侯,曰广润,庙曰灵泽。”

灵隐护法神,名灵鹫山王。《正宗赞·月堂昌禅师赞》云:“抛掷冷泉,灵鹫山王,忙忙寻讨。”解者曰:“灵鹫山王,灵隐护法神也。”

雪峰土地神,名松山。《雪峰录·难提塔铭》云:“土主曰松山,卵塔号难提。”

嘉兴府兴圣寺土地神,名千圣小王。《虚堂兴圣录》云:“千圣小王怒发,将鸳鸯湖一脚踢翻。”

《僧宝传》云居简禅师传》云:“先是,高安洞山有神灵甚,膺公住三峰时,受服役,既来云居,神亦从至,舍于枯树之下,而树茂,号安乐树神。”

《雪堂拾遗录》云:“真州长芦登和尚,数年鼎新起长芦寺,既就,一夜梦有神人来乞为土地,登曰:‘你做我土地不得。’神曰:‘何故?’登曰:‘你见我僧家过。’神云:‘某有长誓。’遂断一臂呈。登曰:‘若如是则可。’遂与建祠堂,迨塑土地,一臂堕落,屡修复尔,方见愿力之重也。”

《清拙清规》云:近年杭州灵隐寺都寺,忘其名字。晚间土地堂烧香,土地神执其手,令之算常住钱米帐,此僧伸手立于神像前,竟动不得。行者走方丈,方丈遂与告白:免罚。此僧方得退出。明日,此僧自将衣物尽净,僧堂前估唱,钱归常住毕,僧堂插单坐禅。

又平江府承天寺僧义首座,因时疫病,前堂寮僧卧病十余人。义首座白日见土地神领瘟神同入看病人,义公告土地神求免,土地神乃说与瘟神云:“此僧无过,可免。”义公时有俗侄在旁,亦病,义公又告土地神求免俗侄,神答云:“我只管寺内僧,此俗人非寺人,我不管。”神皆出后,义公病愈。

又天童土地神,依人而降,言寺中事,又言:“我闻觉和尚住持六年,我未曾得见其面。”觉和尚,宏智也,乃知道德行解之师,神鬼不能见。

洞山见撒米作色,土地神得见礼。见《碧巖录》。

南泉见撒米起心,土地神得见礼。见《大慧普说》。

《方舆胜览?泉州》云:“粥院在开元寺,古传有兵官就院索两大粥桶,盛草喂马一宿。主僧曰:‘本院土地不能守护之。’卷画像,压磨石下。后一夜,于长廊诵经,忽见一人曰:‘容为取之。’是夜兵官两马俱毙,亟敲门还两粥桶。后复见神曰:‘愿从今去,守香积厨,永无鼠雀耗。’遂许之,仍立庙像焉。”

晋干宝《搜神记》云:“蒋子文者,广陵人也,嗜酒好色,挑挞无度,常自谓己骨清,死当为神。汉末为秣陵尉,逐贼至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绶缚之,有顷遂死。及吴先主之初,其故吏见文于道,乘白马,执白羽,侍从如平生。见者惊走,文追之,谓曰:‘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尔可宣告百姓为我立祠,不尔,将有大咎。’是岁夏大疫,百姓窃相恐动,颇有窃祠之者矣。文又下巫祝:‘吾将大启祐孙氏,宜为我立祠,不尔,将使虫入人耳为灾。’俄而小虫如尘虻入耳,皆死。医不能治,百姓愈恐,孙主未之信也。又下巫祝:‘若不祀我,将又以大火为灾。’是岁火灾大发,一日数十处,火及公宫。议者以为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宜有以抚之。于是使使者封子文为中都侯,次弟子绪为长水校尉,皆加印绶,为立庙堂,转号钟山为蒋山,今建康东北蒋山是也。自是灾厉止息,百姓遂大事之。”

忠曰:“土地神之称亦久矣。”

上篇:韦天将军 下篇:外堂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林象器笺

深心

(术语)三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

心宗

(流派)佛心宗之略,禅宗也。禅源诸诠下曰:所传心宗...

覆处敷僧物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覆处敷僧物戒十五。...

康居国

西域之古国。系土耳其系游牧民族建立之王国。自锡尔河...

有染着

【有染着】 p0541   瑜伽九十二卷十五页云:于受用时...

等妙金刚

(菩萨)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三行第六位。密号曰细细金刚...

八识规矩颂

凡四章十二颂四十八句。唐代玄奘着。概述唯识学说,着...

色光

乃“心光”之对称。指佛菩萨色身所放之光明。又作外光...

再请

(杂语)禅林之语。再受食于钵盂也。俗作再进非。见象...

得义二种

【得义二种】 p0995 瑜伽十八卷十三页云:言得义者:略...

腨如鹿王相

(术语)佛三十二相之一。佛之腨如鹿之腨,具可爱乐之...

舍多提婆魔[少/免]舍喃

【舍多提婆魔[少/免]舍喃】   此云天人教师。大论云...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

【大藏经】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周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等奉 制...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

这个苦谛很重要,你一定要从痛苦中觉悟

佛陀在诠释逼迫的时候,他是分成三个次第来诠释。就是...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

有四种人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

观机逗教,真实不虚。净土一法是何种根机的众生得以信...

道证法师:念佛人唯一的障碍

接着再谈到助念存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存感恩的心,就...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