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诸篇古德四方便

【南山律学词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亦名:四方便、方便罪相

子题:远方便、夷远、残远、提远、近方便、进趣方便、阙缘方便、阙缘有三、境强方便、缘差方便、境差方便、想差方便、疑心方便、善心息方便、阙缘七方便出在律文境想五句

戒本疏·诸篇方便:“古德相传立四方便:一,远;二,近;三,进趣;四,阙缘。此之四位,通于篇聚。(一,远方便)所言远[方便]者。远资前境,借势成犯;事绝情殊,名体全隔,故名为远。及论成果,非不别因;即以此罪,名为方便。今于此过位分有五。(一、夷)言夷远者,自言感圣,声了成犯;后受名利,与盗作缘。(二、残)言残远者,染心触语,与淫作缘。同是残中,支类可比。(三、提)言提远者,取衣作衣,染浣坐等,并与初二,而作犯缘。(四、提舍、吉罗)乃至四五,种类相收。缘成果克,便成后犯。如自覆露,教他行非,过状自成,体不相及;非不积习,生于后犯。犯由缘成,故号方便。此方便者,但有异义;至结罪时,两不通涉。所以立者,欲令行人观犯兴厌,或因染习,便成大犯。故律文中,大妄语戒,乃诃大贼;明知盗受远因妄语,文证可知。(二,近方便)二者方便。揽体成果。情事相状,如上明了三方便说。(三,进趣方便)三者进趣方便。(一、初师约违理明无)心规前境,运用不息,或自造业,或设杀具;心虽克漫,事无暂止,即号此缘名进趣也。若事未差,念念增其不善,未结兰吉之愆。若事毕心达,终成至果;中遭阻碍,初是阙缘。……(二、次师或有或无)有人言,进趣方便,或有或无。若藉一世因成,中无隔绝;既因不定,如何结罪?或藉异世因成,如诸谏戒,中有法隔,乃至杀盗微涉迟疑,皆有其罪;如律文中,舍者三兰。(三、后师约制明有)(一、立义)((一)对初师立)有人解言,一切造业,其必有因。业成当果,则篇聚所摄;如何此因乃名违理?若以违理恶因,而成违制罪者,则违制罪时,更无违理恶业。然违理违制,各有二业。故知其因,双分两缘,其义极矣。是以十诵多论步步偷兰,文诚验也。((二)对次师立)据如此理,亦无同异两世。念念趣境,皆有违教之心。是以律云,发心作,心念作,即其证也。(二、释难)((一)约进趣难方便何异)问:‘此之进趣,与近方便,复何殊耶?’答:‘言进趣者,心事不绝为名;言近方便者,从因至果,时分延促为义。何以分之?如前了论立三方便,此义合之,总名为近。’((二)约同进趣以难不别)问:‘延促虽异,趣果不殊,即是进趣,何必有别?’答:‘息不息别。’((三)约归二位以难不须)问:‘不息名为进趣,有息必在阙缘;何须繁纸,横立斯位?’答:‘不息方便,如箭不停;近方便者,如行暂息。不妨意远,非是阙缘。’(四,阙缘方便)四者阙缘方便。义分二门:初、列名显相,二、校量同异。(一、列名显相)初列名者,言方便者,乃是趣果之都名。业未成前,诸缘差脱;故令此罪壅住方便。有人制疏,改曰不成;以律文云,不成偷兰。今解亦得,何须较执?即律文云,方便求盗不得偷兰;斯则明证。今言方便,随相众多;且以事约,分为七种;所谓阙缘,乃至心息。此列名也。言显相者。(一、阙缘)初明阙缘。泛解有三。(一)通名阙缘。七方便者,阙不至果,并为缘来,岂非通也?(二)别名阙缘。如诸戒下,各有阙缘,不可以盗而开杀戒;各不相通,故名别也。(三)者亦通亦别。何者是耶?凡是犯戒,体是比丘。若造罪未果,或自命终、舍戒、邪见、二形生等,或未制广教,或病狂痴。但有三缘,不名犯戒;俱为造因,未成至果,故名阙比丘缘。望下六别,对戒并通,故兼二号。(二、境强)二、境强[方便]者。如欲行杀,前境反强,倒欲害我;差此进趣,壅住在因,故曰方便。然境强非偷兰,偷兰由强而生。余之上下,类此可释。(三、缘差)三、者缘差方便。如欲杀盗,往逢异人,或恐有事,或刀杖毁坏,或要期未遂。总号缘差。就义通名,七缘皆是;随相取别,唯此第三。(四、境差)四、境差[方便]者,随戒并有。且据大杀,四境来差;谓人、非人、畜生、杌木。((一)明人异境)如欲杀人,克心在张;王人异境,而代张处。缘王张解,望人不殊,究竟成重。由异境来,张人不死,杀意又息,壅住方便。故曰境差。……((二)明余异境)余有非人畜杌来作异境;通望本境,不死偷兰;若望异境,无心无罪。……(五、想差)第五、想差方便,义张八位。(一)初心差境方便。如律,人非人想等。(二)境差心方便。如律,非人人想等。(三)心差境究竟。如律,淫酒戒,若怀非道非酒想疑,但是正境,皆结究竟。(四)境差心究竟。如欲杀诳张人,张去王来,缘王张解,若诳若杀,是境俱差,齐成究竟。(五)心境俱差成方便。(六)即此互差(心境俱差)成究竟,以事思取。(七)心境不差成方便。如出佛身血,境强缘差之类。(八)心境不差成究竟。诸戒并是。就此想中,或有从轻向重,如杀盗畜生,转想向人者是。或从重至轻,即反上句是。或互转者,如彼淫酒破僧,俱是正境,想疑或生,无非究竟。(六、疑心)第六、疑心方便者,相对义张八位方尽。我疑他方便,人非人疑也。他疑我方便,身现妄语相,前疑不了是。他疑我究竟,我疑他究竟,如口造语业,但使言章了了,不问自他疑也。上四句单疑也;今此双举,何者是耶?自他俱疑成方便,身口互造也。即成究竟者,妄语言了也。自他俱不疑成方便,如出血在佛也。即成究竟者,一切戒是也。(七、善心息)第七、善心息方便者,如欲造罪,身口虽发,未邻究竟,忽起善心,便止前业,壅碍不畅,但居方便。问:‘此乃善心生,今何言息?’答:‘实如来问。向若不生,恶必趣果;由此善心,能息恶想;即所息处,号为方便。又如律文,舍者偷兰;舍时非罪;由能舍故,前恶不至后果,故号前因为方便也。’(二、校量同异)第二大门校量同异者。(一、明多少宽狭)初以自身造境,对置杀具,明方便多少者。身自造境,具七方便。设置悬拟,既非自身,故阙想疑,但五方便。克心辨差,其境则宽。以元在张,王非畜杌,后来差故。漫心辨差,其境则狭。以通三趣,有境齐害;唯有杌境,用分轻相。乃至想疑,克漫可解。二、心境分别。境差、境强、缘差,据前境论;阙比丘缘、想、疑、心息,据自心辨。或阙恶心,如好心息;或阙有心,如狂心息。三、宗致分别。问:‘此[阙缘]七方便依何而述?’答:‘在律文境想五句。以彼文言,人非人想、人非人疑,即是向述想疑二位;非人人想,则是境差,如前所指。余四方便,义通克漫;境想无文。是故律云不成偷兰,则摄四位,可以知也。”(戒疏记卷四·一五·一○)(请参阅附录二‘克漫别配四戒文义表’一一九页)

上篇:诸篇今家三方便 下篇:诸篇覆藏罪犯故作吉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山律学词典

鬼城

(杂名)乾闼婆城之异名。蜃气楼也。乾闼婆为八部众之...

二种善机

能修善根之根机有定、散二种。(一)定机,谓能修止息妄...

六大城

佛世时,中印度著名之六大都城。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举...

一性

指正因佛性。谓一切众生皆具此性,但背觉合尘,常为烦...

佛事

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又作立地。据维摩经卷下载...

宿生亲善想

【宿生亲善想】 p1022 瑜伽四十二卷六页云:云何菩萨于...

三处木叉

(术语)木叉为戒。三处木叉者,身口意三处之戒也。...

贝牒

指用贝多罗叶书写经文,再以丝线贯串贝叶而成之牒册。...

想受灭乐为乐中第一

【想受灭乐为乐中第一】 p1231 瑜伽五卷四页云:又薄伽...

娜多家瑟

梵语 danta-kāstha。又作禅多抳瑟插。译作齿木、杨枝...

利行摄

(术语)四摄法之一。...

不轻菩萨品

(经名)常不轻菩萨品之略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佛说当来变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想了生死必须掌握正确的轨则

初学者必须由文字来做引导的,这以下举出一个实际的例...

出家人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问: 法师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大安法师答: 一个...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

颠倒的屠夫

宫门前,跪着一位身披兽皮的屠夫,希望能谒见阿阇世王...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佛告诉比丘们:人...

什么叫做无分别智

问: 一切经典是佛证到的诸法实相,用言语流露出来的...

怎样让弥陀对我们的加持力达到最高

佛法的因缘观,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个,你自身...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