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理忏三观

【南山律学词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子题:性空观、相空观、唯识观、大忏、小菩萨、修观有二、直尔总观、历事别观、大菩萨、影像唯识、真唯识、化行二教罪忏相须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一、标示)然理大要不出三种。(二、正明)(一、性空观)一者诸法性空无我。此理照心,名为小乘。(二、相空观)二者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见。此理照用,属小菩萨。(三、唯识观)三者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此理深妙,唯意缘知,是大菩萨佛果证行。故摄论云唯识通四位等。(三、结示)以此三理,任智强弱,随事观缘,无罪不遣。故华严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当求真实相。’如此大忏,众罪云消。”资持记释云:“次列三观,标中,理本是一,何有三者?若权实往分,前二是权,后一是实;若大小相对,前一是小,后二属大;若约开权会小,终归一理;若对三宗,性空局小,唯识局大,相空通小大。如是分之。性空中分三,初示所观境,即诸法二字。诸法之言,总包一切;诸经论中,或约依正因果,或世出世间,或有漏无漏,或色心非色心,或善恶无记,或阴界入等。若据通论,总观诸法;今就忏悔,且指罪业而为观境。性空无我一句,即能观智。罪从缘有,本无自性;缘即心境,虚妄心境和合成业;业性自空,非使之空。由存妄计,故受轮转;但破妄计,觅罪叵得;叵得之处,强名空理。言性空者,小机智劣,不能即法见空,必待推析穷法体性,然后方空。其中须分利钝,利者体法即空,钝者析法见空;或云,有宗唯证人空,假宗人法二空。……言相空者,了法无相,犹如幻化,昧者谓真,亦如空华,眼病谓实,故云唯情妄见。判位中,小菩萨者,虽发大心,未穷心本,故设此观,空诸尘境;如诸般若所被初心。言照用者,二乘住寂,故但照心,菩萨涉事,故云照用。若对三宗,即当四分;同观空理,故云小也;志慕佛乘,故云菩萨。相召佛子,即为明例。唯识中三科同上,观境可解。能观中,外尘谓一切境界也。言本无者有二义:一者境即心故。占察经云,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因如此义,是故但说一切诸法依心为本,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心,以体不异,为心所摄故。二者虚妄见故。经云,但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又云,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唯识论云,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如人目有翳,见毛如月等事。实唯有识者,言唯则遮于外境,言识则表于内心;或真妄和合为阿梨耶识,谓真能随缘与妄俱起故;或云真识即是常住本净真心,即是中道一实境界。然修观有二:一者直尔总观。谓观念性即是真识,其体清净平等周遍,含摄诸法,出生无尽,究竟一相,寂然常住。二者历事别观。一切时中随缘动念,衣食四仪,若善若恶,皆能了知一识流变;若前总观,乃彼上智深位所修,末世初心,唯后别观,是所机教。判位中,上二句彰胜。对前粗浅,故云深妙;业疏云,初浅滞教,谓境是空即小菩萨,了境本非,性唯识也即今位也。又钞云,钝见空时,不分别色谓小菩萨不同二乘析色故,智知唯识,不分别空即简相空;三观相望,浅不知深,深必兼浅,故后唯识即为圆观。次二句正判。大菩萨者,初地已去也。故下,引证。彼以五十二位总为四位;论云,一切法以识为相,真如为境境即是体,依此境界,随心信乐,入信乐位此收加行,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十位,如理通达,得入见位即初地也,能对治一切障,得入修位二地至七地,出离障垢,得入究竟位八地至佛地,初位所修,名影像唯识,后三所修,名真唯识。有人将前小菩萨对加行者,不知观行不同也。问:‘有人云,唯识观,南山判位太高;又云,深位无罪,岂须忏悔?其意云何?’答:‘论文自云唯识通四位,那责南山判耶?此盖特举深位以彰理妙,当知悔法正为下凡,故下劝令任智强弱,随事观缘,岂令果佛而悔罪耶?前修率尔,不无小疵,后进狂简,便生轻谤;寄言有识,详而慎之。’又有人云:‘题云忏六聚法,那出事理忏乎?’答:‘此又不晓化行二教罪忏相须;若唯依化忏,则制罪不亡,若专据制科,则业道全在;故当化行齐用,则使业制俱除。下云五众犯罪,理事两缘;又云篇聚依教自灭,业道任自静思是也。举宗无滥,故以六聚标题,以类相从,何妨二忏兼述?傥怀通鉴,无事专隅。’”(事钞记卷二八·六·二○)

上篇:理忏 下篇:理忏属利根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山律学词典

六蔽

(名数)蔽者蔽覆之义,覆净心者有六种。一悭贪,覆布...

清净行

【清净行】 p0959 瑜伽八十一巻八页云:清净行者:略有...

八多罗树

为经典中用来表示极高大之形容词。多罗树为高大之树,...

丑陋比丘

(人名)铃声比丘其形甚丑陋,称为丑陋比丘。...

六通

指六神通(梵 sad abhijāh),为佛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

知道者

(术语)知真实之道者。为佛之自称。法华经药草喻品曰...

华严时

天台宗所立判教“五时”之一。五时系判如来一代圣教之...

伊刹尼

梵语 īksanikā。又作伊叉尼柯。意译见命、论命、观察...

曹溪正宗源流颂

全一卷。清代临济宗僧石源机云撰,行素校定。清代刊行...

禾山解打鼓

(故事)禾山一日,引僧肇宝藏论之语垂示曰:习学谓之...

不顺同类

谓有一类。于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可...

结集

(术语)Saṁgiti,佛灭后,诸弟子相会,为防止异见邪...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阿难说...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佛说罪福报应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吃东西吃饱就好,别为嘴巴做奴才

在吃的方面,出家人是人家布施什么就吃什么,不执着、...

你为什么就碰不到高僧

现在社会资讯发达,对修道人来是很不利的。大家都往别...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

我们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第一个工作就是要发...

念头像一条流动的河

我们常常觉得念头是一段一段的,实际上不是。心像一条...

做义工是否影响修行呢

有些人厌离世俗的生活,到寺院中挂单做义工,希望能够...

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

从佛法的角度,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的,最后...

谢天不尤人,天助自助者

某人的孩子得了重病,医生摇着头对孩子的父亲说:看样...

妄念纷纭只是一念

承示近来做工夫,于本地渐有入处,欲得秘密一语,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