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大盗戒释名

【南山律学词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亦名:盗戒释名

子题:盗、劫、偷、不与取

行宗记·释四波罗夷法:“盗戒,对不满五,故云大盗。”(戒疏记卷六·二九·一一)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释戒名者。问:‘盗、劫、偷窃、不与取等,无非损财,所以此戒标盗名者?’答云:‘(一,约趣尔答)文不可具,且列一名。(二,约义通释)有人言,据俗大盗,谓窃神器。今言盗者,对犯轻过,非此戒收,故言大盗。但世贼盗,义通不别。(三,约拣滥释)(一、通列四种)有人言,非理损者为;公白取者为;畏主觉知为不与取者,明主不舍。(二、列显今名)然则偷之与劫,名局义乖。不与取者,虽是名通,然于义中,有非盗滥。何者是耶?四句分之:初与取不是盗;二、与取而是盗,如俭分食,错得二饼等;三、不与取是盗;四、不与取非盗,如亲友意暂用等。是以众名,俱不标戒。若举盗者,名通彼此,损盗义尽。又无非盗之滥,故云盗也。’戒者,能治之行。能所通举,故云盗戒。”(戒疏记卷六·三○·五)

上篇:大盗戒逻道 下篇:大盗戒开缘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山律学词典

华严经十类

(名数)有二说:一贤首所说之十类:一恒本,不可说之...

五功德门

出于天亲之净土论。谓往生极乐净土所得之五种果相。又...

见行历

【见行历】 p0639   瑜伽九十五卷三页云:欲求,有求...

大日经根本烦恼

(术语)指贪瞋痴慢疑之五使为五根本烦恼。...

旃荼罗

(杂名)佛国记,举国人民,悉不杀生,不饮酒,不食蒜...

意识

(术语)六识之一。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境之心王也。有...

实相

【实相】 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

法华经玄义

《法华经玄义》具名《妙法莲华经玄义》,略称《法华玄...

大悲定

梵语 mahākarunā-samāpatti,巴利语同。又作大悲三...

十弟子

(仪式)如来有十大弟子,此后大法会之大导师或灌顶式...

神策

(物名)神秘之筮策也,作策百,一一记梵天之偈颂一偈...

弥陀本愿

指阿弥陀佛所立之誓愿。阿弥陀佛在往昔为法藏比丘时,...

佛法中的「勤俭宽和」

我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副勤俭宽和,是一位出家法师的墨宝...

大安法师:光明彻照十方愿

第十二愿光明彻照十方愿。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的:若我...

业障会因为你拜忏而提前现前

你拜头一天,没离开;拜第二天,最多七天,这些灾难都...

巨人与蚂蚁

从前,在澜沧江边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寨子。...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

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