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法相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劫】 p070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五卷十四页云:劫名何法?答:此增语所显半月、月、时、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释经故。如契经说:有一苾刍、来诣佛所,顶礼双足,却住一面;白世尊言:佛恒说劫。此为何量?佛言:苾刍!劫量长远,非百千等岁数可知。苾刍复言:有譬喩不?世尊言:有。今为汝说。如近城邑,有全段石山,纵广高量,各逾缮那。迦尸细缕,百年一拂。山已磨灭,此劫未终。苾刍当知,汝等长夜经此劫数无量百千,在于地狱傍生鬼趣,及人天中;受诸剧苦。生死轮转,未有尽期。何得安然不求解脱。彼经即是此论所依。经虽说劫;未分别劫体是何。今欲分别,故作斯论。问:何故但说半月月时年为劫;不说剎那、腊缚、牟呼栗多、昼夜、以为劫耶?答: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有说:此中举粗摄细。谓剎那等细,半月月等粗。若说粗;当知已说细。由积细时为粗时故。有说:此中举近摄远。谓劫近为半月等所成,半月等复为剎那等成。故说近时,亦已说远。劫体是何?有说:是色处。云何知然?如施设论说:劫初时人,身光恒照。以贪味故;光灭暗生。于是东方有日轮起,光明晖朗。同于昔照。见已;喜曰:天光来来。以天光来,故名为昼。须臾未几,日轮西没,暗起如先。见已叹言:天光没没。以天光没、故名为夜。由此证知劫体是色。劫体皆积昼夜成故。如是说者,昼夜等位,无不皆是五蕴生灭。以此成劫,劫体亦然。然劫既通三界时分;故用五蕴四蕴为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何故名劫?劫是何义?答:分别时分,故名为劫。谓分别剎那、腊缚、牟呼栗多时分,以成昼夜。分别昼夜时分,以成半月月时年。分别半月等时分,以成于劫。以劫是分别时分中极,故得总名。声论者言:分别位故;说名为劫。所以者何?劫是分别有为行中,究竟位故。劫有三种。一、中间劫。二、成坏劫。三、大劫。中间劫复有三种。一、减劫,二、增劫,三、增减劫。减者: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增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增减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复从八万岁,减至十岁。此中一减一增,十八增减,有二十中间劫。经二十中劫,世间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经二十中劫,世间坏。二十中劫,坏已空。此合名坏劫。总八十中劫,合名大劫。成已住中二十中劫,初一惟减;后一惟增。中间十八,亦增亦减。问:此三谁最久?有说:减劫最久,增劫为中,增减最促。谓身有光时所经时久;非身光灭,乃至于今。食地味时,所经时久;非地味灭,乃至于今。食地饼时,所经时久;非地饼尽,乃至于今。食林藤时,所经时久;非从彼尽,乃至于今。食自然稻时,所经时久;非从彼尽,乃至于今。故此减劫,时最为久。如是说者,初减后增,中间十八,此二十劫,其量皆等,于惟减时,佛出于世。于惟增时,轮王出世。于增减时,独觉出世。问:施设论说:人中四洲,由日月轮以辩昼夜。欲天昼夜,云何得知?答:因相故知。谓彼天上,若时钵特摩华合,殟钵罗华开,众鸟希鸣,凉风疾起,少欣游戏,多乐睡眠;当知尔时说名为夜。若时殟钵罗华合,钵特摩华开,众鸟和鸣,微风徐起,多欣游戏,少欲睡眠;当知尔时说名为昼。

上篇: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句有十六业差别 下篇:劫比罗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法相辞典

八万藏

(杂语)八万四千之法藏也,举大数而言,故曰八万。...

五忍

(名数)仁王经所说。一伏忍,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十...

清谈

指东汉末年至魏初之际,知识阶层所形成“藉谈辩而达治...

金刚王菩萨

(一)金刚王,梵名 Vajra-rāja,音译嚩日啰逻惹。西藏...

梵天女

(天名)梵天之女也,白肉色而持开莲,为胎藏界外金刚...

无师智

(一)梵语 anupadista-jāna。指非藉他力,不待他人教而...

四种总持

法总持、义总持、咒总持、忍总持。法总持又名闻总持,...

不正知

(术语)误解所观之境也。唯识论六曰:不正知于所观境...

受自性

【受自性】 p0726   瑜伽五十三卷十五页云:问:何等...

畜田宅园林开制

亦名:田宅园林受畜开制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

宾吒罗

(界名)Piṇḍāra,又作宾跎罗。地狱名。译曰集欲。...

念珠

(物名)即数珠也,又以捻数珠而云。唐书李辅国不茹荤...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大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奉 制...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大藏经】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鬼逼禅师的故事

鬼逼禅师,本来是个专门赶经忏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

佛陀身边千二百五十常随众的由来

佛经中常出现佛的常随众大比丘僧千二百五人,这一千二...

外在体现内在

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

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

【推荐】对治淫欲的观想方法

修行人最难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只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

应先无所住,而后生其心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

大安法师:菩提心的八种相状

大乘行人发菩提心,由于当人的根性与时节因缘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