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净慈彦充禅师

【五灯会元】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临安府净慈肯堂彦充禅师,於潜盛氏子。幼依明空院义堪为师。首参大愚宏智、正堂大圆。后闻东林谓众曰:「我此间别无玄妙,只有木札羹,铁钉饭,任汝咬嚼。」师窃喜之,直造谒,陈所见解。林曰:「据汝见处,正坐在鉴觉中。」师疑不已,将从前所得底一时飏下。一日,闻僧举南泉道:「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默有所觉,曰:「打草只要蛇惊。」次日入室,林问:「那里是岩头密启其意处?」师曰:「今日捉败这老贼!」林曰:「达磨大师性命在汝手里。」师拟开口,蓦被拦胸一拳。忽大悟,直得汗流浃背,点首自谓曰:「临济道,黄檗佛法无多子。岂虚语邪?」遂呈颂曰:「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德山与岩头,万里一条铁。」林然之。往后,上堂:「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卓拄杖曰:「水流黄叶来何处?牛带寒鸦过远村。」上堂,举雪峰示众云:「尽大地是个解脱门,因甚把手拽不入。」师曰:「大小雪峰话作两橛,既尽大地是个解脱门,用拽作么?」上堂:「一向与么去,法堂前草深一丈。一向与么来,脚下泥深三尺。且道如何即是?三年逢一闰,鸡向五更啼。」上堂,举卍庵先师道:「坐佛床,斫佛脚,不敬东家孔夫子,却向他乡习礼乐。」师曰:「入泥入水即不无,先师争柰寒蝉抱枯木,泣尽不回头。」卓拄杖曰:「灼然!有不回头底,净慈向升子里礼汝三拜。」上堂:「三世诸佛,无中说有,莨菪拾花针。六代祖师,有里寻无,猿猴探水月。去此二途,如何话会?侬家不管兴亡事,尽日和云占洞庭。元庵受智者请,引座曰:‘南山有个老魔王,炯炯双眸放电光。口似血盆呵佛祖,牙如剑树骂诸方。几度业风吹不动;吹得动,云黄山畔与嵩头陀、傅大士,一火破落户,依旧孟八郎,赚他无限痴男女,开眼堂堂入镬汤。’忽有个衲僧出来道:‘既是善知识,为甚赚人入镬汤?’只向他道:非公境界。」后示寂,塔于寺之南庵。

上篇:报恩法演禅师 下篇:智者真慈禅师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五灯会元

三摩地法

乃总称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三密平等之三摩地,故...

教化地益

谓于往生极乐净土所得五种果相(五功德门)之第五“园...

李翱

唐代之儒者,为药山惟俨之俗家弟子。赵郡(河北宁普)...

二十五谛

乃印度数论派之哲学。此派将宇宙万有分为神我(梵 pur...

九上缘惑

九种缘上界上地所起之惑。即见苦所断之邪见、见取见、...

器界说

(杂语)如来以不思议之神力,能使草木国土说法。如华...

五色缕

(杂名)药师经曰: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

经马

(杂名)般若心经与绘马也。禅院之祈祷及盂兰盆会等,...

覆藏比丘罪戒制意

亦名:覆罪戒制意、覆他粗罪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

一切菩萨真言

即密教普通种子心真言,其真言为“南么三曼多勃驮喃迦...

如化

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化,梵语 nirmita,又作变...

非择灭无为

(术语)三无为之一。灭者灭尽有为法也,灭尽了,毕竟...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

【大藏经】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原来一切都在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参访一个善知识。他到了那个地方就...

慈云忏主:心里忆佛,并作出善良的誓愿

修习净土法门,应该实行信、愿、行三件要事,具备了这...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在此世间,每一个众生都在追求着安乐,为什么会不期而...

寂灭性中随饮啄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四大是地水火风,在...

如何把「无住」跟「生心」达到平衡

十回向位言回向者,具足三义:一、回事向理;二、回因...

【推荐】解脱的四要

前言 我们学习佛法,目的在解脱烦恼的束缚,觉悟宇宙人...

印顺法师《大乘空义》

一 空为大乘深义 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竹窗三笔序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