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报慈进英禅师

【五灯会元】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潭州报慈进英禅师,僧问:「远涉长途即不问,到家一句事如何?」师曰:「雪满长空。」曰:「此犹是时人知有。转身一路,又作么生?」师便喝。上堂:「报慈有一公案,诸方未曾结断。幸遇改旦拈出,各请高著眼看。」遂趯下一只鞋,曰:「还知这个消息也无?达磨西归时,提携在身畔。」上堂:「与么上来,猛虎出林。与么下去,惊蛇入草。不上不下,日轮杲杲。」喝一喝,曰:「潇湘江水碧溶溶,出门便是长安道。」上堂,掷下拄杖,却召大众曰:「拄杖吞却祖师了也。教甚么人说禅?还有人救得也无!」喝一喝。上堂,蓦拈拄杖曰:「三世一切佛,同入这窠窟。衲僧唤作辽天鹘。」卓拄杖一下。

上篇:太平安禅师 下篇:洞山至干禅师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五灯会元

贯穿卽彼空性威德

【贯穿卽彼空性威德】 p1028 瑜伽八十卷五页云:云何贯...

五顶山

(地名)五台山也。...

王古

宋代开封人。字敏仲。宋徽宗时为礼部侍郎,崇尚新法,...

救脱菩萨

此菩萨以救人病苦,脱离灾难而得名。七佛八菩萨所说大...

羯利沙钵那

(杂名)又作羯利沙钵拏,钱量名。...

大师摄受诸声闻众

【大师摄受诸声闻众】 p0245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一页云:...

挑钵中食戒释名

亦名:不挑钵中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挑钵中...

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 六波罗波密之一。亦修唯识行,于修习...

受具戒秉法差别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明秉法师资。多论说言,通论诸...

二心

(一)真心与妄心。真心即真实之心,离虚妄不实。妄心谓...

常没

(术语)常沉没于生死海之众生也。南本涅槃经三十六曰...

般若经十喻

般若经为显诸法之空性所设之十喻。即比喻诸法如幻、如...

【大藏经】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布施度无极章第...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佛说百佛名经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一...

【大藏经】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圣严法师《禅宗的顿渐法门》

我今天来讲什么是禅宗的法门?禅宗有所谓顿和渐两种法...

敲碎坚硬的壳

厚朴,落叶乔木,因叶大而浓荫,因花大而美丽,因药用...

培福修福的十个法门

第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

文殊菩萨为什么要高举宝剑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

学佛人该有的心态和观念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吃穿等样...

要懂得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中国古诗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

印光大师《放生十大功德》

(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

常持诵《心经》,身心皆可发生改变

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