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八成立因

【三藏法数】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阿毗达磨杂集论] 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以所立之法为宗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求我。决不可得。故说诸法无我。以破执我立论者。是名立宗。(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产尘为缘也。执我立论者。谓执五蕴之身为我。而自立论议也。)二立因因即因由。亦所依之义。立因所以破执有我者之论也。谓若于五蕴等法。施设实有我者。此之五蕴。既从众缘而生。皆是生灭之法。蕴既生灭。我不成就。若离五蕴。而于

上篇:立颂八意 下篇:八法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三藏法数

独觉

【独觉】 p1383 俱舍论十二卷八页云:独觉出现,通劫增...

罗縠

(一)指丝织之罗布与绉纱,为天人作衣之材料;转喻微细...

娑伽陀

(人名)或作修伽陀,亦云娑竭陀,又云娑婆揭多。此尊...

有无二见(二)

二见者,一有见,二无见。   一、有见 为遍于有之邪...

第三分

(一)为“四分”之一。即唯识宗所说之心、心所法四种认...

业贼

(譬喻)恶业之害身譬如贼。性灵集八曰:业贼日集。...

三种忍行

于身口意三处行持忍辱。...

欧阳修

(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州庐陵(江西吉...

华梵

(杂语)华者支那,梵者印度,多就言语文字而云。唯识...

娑呵

梵语 sahā。(一)与娑婆同。为堪忍之义,故又译作忍土...

不活畏

(术语)五怖畏之一。初学之菩萨,为布施,不能施自己...

筌蹄

又作筌[(瞏-袁)/弟]。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所用之工具或...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永嘉证道歌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发意受慧品...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业难尽情难空,求生极乐得解脱

在《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文昌帝君自述,由于他遇佛得...

百万佛号闭关体会

生死苦海,唯佛法可度;诸法门中,唯净土为最。生而为...

罗状元醒世诗

一 富贵从来未许求 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 不...

【推荐】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过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但是...

【推荐】《印光法师嘉言录》白话文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封一题词] 宣讲因...

圣严法师《追求快乐是起点,不是目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

本焕长老圆寂荼毗后分拣出大量彩色舍利

弘法网讯:4月12日,在本焕长老法体进入化身窑后的第...

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