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七种慢

【三藏法数】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楞严经并毗婆沙论] 谓诸众生无明妄惑。障覆于心。而生执取。恃己凌他。贡高自大。于佛法中自谓满足。所计不同。故有七种也。一慢慢者。谓同类相傲也。如于相似法中。执己相似。又于下劣中执己为胜也。二过慢过慢者。谓于同类相似法中。执己为胜。或复他人胜于己处。执为相似。言我与他同也。三慢过慢过慢者。于胜争胜也。谓他本胜于己。而执己为胜。言我定能胜于他也。四我慢我慢者。恃己凌他也。谓倚恃己之所能。欺凌于他也。五增上慢增上慢者。未得谓得也。谓未得上圣之

上篇:七垢 下篇:悭法七报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三藏法数

赡部林

【赡部林】 p1457 俱舍论十一卷五页云:于此池侧,有赡...

系观世音应验记

全一卷。南朝陆杲(459~532)撰。本书在中国已散佚不...

见大

(术语)七大之一。如色性周遍于法界,见性亦遍满于法...

索欲问和

(仪式)既知索欲无一人之破和合僧,就今作之羯磨事,...

破惑(二)

二无我百法明门论云:一切法无我。言无我者,略有二种...

程颢

(1032~1085)北宋儒者。洛阳人,字伯淳。谥号“纯公...

业厄

(杂语)由前世恶业所感之灾厄。...

三轮体空

就布施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

慧净

(578~?)唐代僧。真定(河北)人,俗姓房。十四岁出...

普劝坐禅仪

(书名)一卷,日本曹洞宗开祖道元着。欲使佛祖嫡传之...

唐太宗

(598~649)唐高祖第二子,名世民。武德九年(626)即...

无量净天

无量净,梵名 Apramāna-?ubha,巴利名 Appamāna-sub...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唐、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如...

【大藏经】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转法轮品第一 如...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今生遭到果报,老本是还了,但利息又生了不少

我们要相信因果,现在受的都是因果报应,有什么好抱怨...

拜经拜忏能使身体健康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都摄六根打禅七》知道了拜经在打七...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进波罗蜜

好逸恶劳或懈怠,可以说是人的通病。由于贪图安逸,往...

念佛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问: 念佛的目标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道安法师...

【推荐】苦从哪里来?

有一次,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罗国游化,来到一个叫...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

【推荐】比「断恶修善」更高档次的教理

你可以去问问福报大的人快乐吗?他会说很难讲,有时候...

长与幼

据《十诵律》记载,佛陀在讲敬僧时,提到自己过去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