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六界聚

【三藏法数】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中阿含经] 界即界分。聚即聚集。谓人之身。聚集六法。各有分齐。故名六界聚。一地界聚地以坚碍为性。谓人之身。有内地界而受于生。即发毛爪齿粗细皮肤骨肉筋肾心肝脾肺之类。是名地界聚。二不界聚水以润涅为性。谓人之身。有内水界而受于生。即脑髓眼泪汗涕唾脓肪血涎痰之类。是名水界聚。三火界聚火以燥热为性。谓人之身。有内火界而受于生。即热身暖身烦闷身温壮身及能消饮食之类。是名火界聚。四风界聚风以动转为性。谓人之身。有内风界而受于生。即出息入息及掣缩等风

上篇:六欲天 下篇:六难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三藏法数

首诃既那

(界名)Śubhakṛtsnā,天名,译曰遍净。是色界第三...

义谌

(1592~1665)李氏朝鲜时代僧。京畿通津人,俗姓柳。...

摩头鸠罗山

摩头鸠罗,梵名 Madhukula,巴利名同。意译作蜜种山。...

振铃

即为供养密教本尊及圣众而设之一种作法。于行法中,先...

五种念诵

(名数)一莲华念诵,诵声自闻于耳也,即音声,谓之莲...

健陀俱知

(堂塔)Gandhakuṭi,又作健陀俱胝。译曰香室堂。本为...

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十卷(或二十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是...

萨迦耶见差别

【萨迦耶见差别】 p1419 大毗婆沙论八卷二页云:然此萨...

第十八愿

即阿弥陀佛所发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为四十八愿中之...

应夫

宋代云门宗僧。滁州(安徽滁县)清流人,俗姓蒋。生卒...

摩诃半托迦

(人名)Mahā-panthaka,罗汉名。译曰路边生。...

勒那识祇

梵名 Ratna?ikhi。意译宝髻。即昔时宝髻佛尚未出家学道...

【大藏经】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佛说施灯功德经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净化我们的语言,减少口舌是非

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

【推荐】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

圣严法师《改变世界,从心安做起》

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

念佛就是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

因为人心本来是觉悟的、光明的,其体周遍法界。只因无...

勿贪非分之物

过分的贪欲,是很多人不快乐的根源。 没车子时候,想...

佛心本有

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

金鹅的启示

我们要守住一念心,这念心最麻烦的莫过于贪欲。做人本...

面对痛苦的正确态度

苦是由前生身语意三业作恶的因,今生所招来的果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