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破戒五过

【三藏法数】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四分律] 一自害毁戒之人。身口意业悉皆不净。常受贫穷。福不归身。善神远离。是名自害。二为智所诃谓毁戒之人。诸善比丘皆悉诃责而常畏避。如恶死尸。是名为智所诃。(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三恶名流布谓毁戒之人。三业不净。与不善人共住。善人亦不喜见。不善之名。闻于远近。是名恶名流布。(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四临终生悔谓毁戒之人。老死临期。恶境现前。追悔无及。是名临终生悔。五死堕恶道谓毁戒之人。既绝梵行。全无善因。福尽苦至。即随恶趣。是名死堕恶

上篇:龙五不能隐形 下篇:犯戒五衰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三藏法数

下肩

指邻接自己座位之次席。又作肩下、肩次。反之,邻接自...

九尊

(名数)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之九尊也。有开敷之八瓣莲华...

自然外道

古代印度诸外道之一。主张万物非依因缘而系自然所生者...

四大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

自恣

(仪式)梵云pravāraṇa钵刺婆刺拏。旧翻自恣,新译随...

根上下智力

如是根上下智力者,谓于一切种根上下智无著无碍现行中...

色身

由四大等色法所组成的肉身。...

可中

禅林用语。意指假若、恰好,或谓纵使、纵然、犹若等。...

香口比丘

(人名)依叹佛功德而感得口中香气之比丘也。释门归敬...

乞食十利

(名数)一、所用之活命,属自不属他。二、使施食于我...

释教三字经

全一篇。明代吹万老人着,敏修注释。又称佛教三字经。...

恐举先言戒缘起

亦名:不摄耳听法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唐大荐福寺翻经沙门法藏述 夫满...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 如是...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问: 无法参与道场或团体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

障碍最怕一件事情,就是你的坚持

当我们在精进的时候,你要相信一件事情:事在人为。虽...

劝人合作布施比单独布施功德大

《优婆塞戒经》摘录: 1、善男子。一切布施有三根本。...

今闻地狱心惊毛竖,发露忏悔愿罪消灭

敬白道场说众等,今为施主某甲及诸众生,归命十方诸佛...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郤只是一声的叹息!...

是否要祈求阿弥陀佛帮助驱除贪嗔痴

问: 是否能够在念佛号之前祈求阿弥陀佛佛光加持,帮...

净宗九祖-蕅益大师

1.生平 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号西有,别...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竭诚尽敬,便能显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