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翠岩芝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禅师名守芝,太原王氏子也。少弃家,依(或作于)也,潞州承天寺。试法华经得度,为大僧。讲金刚般若经,名满三河。学者追崇之。时昭禅师出世汾水。芝疑之往观焉。投诚入室,特受印可。南游住高安大愚。升座揭香合子曰:明头来明头合,暗头来暗头合。若道得,天下横行。道不得,且合却。僧问,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实事请师举。芝曰:两段不同,向下文长。又问,满身是眼,口在什么处。芝曰:三跳。进曰:不会。芝曰:章底词秋罢,歌韵向春生。大众僧俗中,皆有奇人。且如本朝杨大年。偈曰: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毛师子变作狗。拟欲藏身北斗中。应须合掌南辰后。要会么,一偈播诸方,塞断衲僧口。又曰:鲁祖见僧来,便面壁。南泉曰:我寻常向师僧道。未具胞胎已前会取。尚不得一个半个。大愚即不然。未具胞胎前会得,打折你腰。密谏李公守南昌。请住西山翠岩。开堂祝圣曰:睿算增延,法轮常转。且道法轮如何转。会么,须弥顶上笑翻身。却来堂中叠足坐。阿呵呵,是什么。饭箩里坐却受饿。和泥合水,且与么过。上士闻之熙熙。下士闻之肯可。思量却成口过。要会么,一六三四二,直言曲七一。桃李火中开,黄昏后日出。芝讥呵学者,寡闻得少为足。曰:汾阳有十智同真法门。锻佛祖钳锤。今时禅者,姿质不妙,莫有成器者。僧问,如何是十智同真。芝曰:先师言。夫说法者,须具十智同真。若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缁素不分。不能与人为眼目,决断是非。如鸟飞空而折翼。如箭射的而断弦。弦断故射的不中。翼折故空不可飞。弦壮翼牢,空的俱彻。作么生是十智同真。如今一切点出。一同一质。二同大事。三总同参。四同真智(或云志)。五同遍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杀。九同音吼。十同得入。先师又曰:与什么人同得入。与谁同音吼。作么生是同生杀。什么物同得失。阿那个同具足。是什么同遍普。何人同真志(或作智)。孰能总同参。那个同大事。何物同一质。有点得出底么。点得出者,不鐢慈悲。点不出者,未有参学眼在。切须辩取,要识是非,面目见在。芝曰:先师曰:要识是非,面目见在。也大省力。后生晚学。刺头向言句里,贪着义味。如驴舐尿处,棒打不回。盖为不广求知识,遍历门风。多是得一言半句。便点头咽唾,道已了辨。上座大有未稳当处在。先师有十五家宗风歌,号曰广智。其词曰:大道不说有高低。真空那肯涉离微。大海吞流同增减。妙峰高耸总擎持。万派千溪皆渤澥。七金五岳尽须弥。玉毫金色传灯后。二三四七普闻知。信衣息,广开机。诸方老宿任施为。识心是本从头说。迷心逐物却生疑。芝曰:此叙宗旨也。或直指,或巧施。解道前纲出后机。旨趣分明明似镜。盲无慧目不能窥。明眼士,见精微。不言胜负坠愚痴。物物会同流智水。门风逐便示宗枝。即心佛,非心佛。历世明明无别物。即此真心是我心。犹是机权出。芝曰:此叙马祖宗派也。或五位,或三路。施设随根巧回互。不触当今是本宗。展手通玄无佛祖。芝曰:此叙洞上宗派也。或君臣,或父子。量器方圆无彼此。士庶公侯一道平。愚智贤豪明渐次。芝曰:此叙石霜宗派也。有时敲,有时唱。随根问答谈谛当。应接何曾失礼仪。浅解之流却生谤。或双明,或单说。只要当锋利禅悦。开权不为厼聪明。舒光只要辩贤哲。有圆相,有默论。千里持来目视瞬。万般巧妙一圆空。烁迦罗眼通的信。芝曰:此叙沩仰宗派也。或全提,或全用。万象森罗实不共。青山不碍白云飞。隐隐当台透金凤。芝曰:此叙石头药山宗派也。象骨镜,地藏月。玄沙崇寿照无阙。因公致问指归源。旨趣来人明皎洁。芝曰:此叙雪峰地藏宗派也。或称提,或拈掇。本色衲僧长击发。句里明人事最精。好手还同楔出楔。或抬荐,或垂手。切要心空易开口。不识先人出大悲。管烛之徒照街走。芝曰:此叙云门宗派也。德山棒,临济喝。独出乾坤解横抹。从头谁管乱区分。多口阿师不能说。临机纵,临机夺。迅速机锋如电掣。乾坤只在掌中持。竹木精灵脑劈裂。或宾主,或料拣。大展禅宗辩正眼。三玄三要用当机。四句百非一齐铲。劝同袍,莫强会。少俊依前或窒碍。不知宗脉莫漫汗。永劫长沉生死海。难逢难遇又难闻。猛烈身心快通泰。芝曰:此叙德山临济宗派也。慈明有善侍者。号称明眼悦。闻芝之风,自石霜至大愚入室。芝趯出履一只。善退身而立。芝俯取履,善辄踏倒。芝起面壁,以手点津。连画其壁三。善瞠立其后。芝旋转以履打,至法堂。善曰:与么为人。瞎却一城人眼在。又有僧,称讲金刚经。问曰: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如何。时有狗卧绳床前。芝趯之,狗起去。问僧解么。僧曰不解。芝曰:若解即成法相。作偈曰:

  沙里无油事可哀。翠岩嚼饭喂婴孩。一朝好恶知端的。始觉从前满面灰。

  嘉佑之初示寂,塔于西山。

  〔惠洪〕赞曰:大愚翠岩皆余故园。少时往来两山之间。有老衲大父友也。言芝无恙时事曰:众未尝登三十辈。屋老常以木拄将倾处。过者疑将压焉。芝提笠日走,城郭村落。寺如传舍。粥饭亦有不继时。追绎其高韵,作偈曰:

  庐山殿阁如生成。食堂处处禅床折。我此三门如冷灰。尽日长廊卷风叶。

上篇:广慧琏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下篇:浮山远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衲子

(杂名)又云衲僧,禅僧之别称。禅僧多着一衲衣而游方...

三戒坛

(杂名)三戒坛之作法,宜标准四分律,此虽为小乘法,...

薄拘罗

梵名 Vakkula, Bakkula, Bakula, Vakula,巴利名 Bakk...

女犯

指僧对女子犯“不邪淫戒”条。御传钞卷上(大八三·七...

善生经

(经名)善生童子,顺婆罗门之法,每朝洗浴,礼拜六方...

五箭

(譬喻)譬五欲之害身俱舍论一曰:趣求诸欲人,常起于...

自许

因明用语。于因明对论中,立论者自身,称为自;立论者...

黑氏梵志

黑氏,梵名 Kāla。又称师子王迦罗苾刍。为住于香山之...

金翅鸟

(动物)又曰妙翅鸟。梵语迦楼罗,檗噜拏,羯路荼Garu...

大顿悟师

指东晋僧道生(355~434)。因道生发表顿悟成佛说,引...

五灯严统解惑篇

全一卷。明代费隐通容撰。桂王永历八年(1654)刊行。...

思择力

【思择力】 p0851   瑜伽九十八卷十页云:略于一切现...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佛说当来变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大藏经】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传 此忏者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

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

父母是心中最大的佛

问过许多人,佛祖在哪里?都不知说什么才好。 佛说:如...

失意时要懂得心宽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一向得意容易让人忘形;为失...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功课还没做完,可以明天再补吗

我经常给我们道友说,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

供养地藏菩萨、诵地藏经就能获得二十八种利益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有按照上面所说...

修悟的六原则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

心境转了相貌自然会改变

佛陀时代,有一位波斯匿王,他的女儿们个个都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