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僧衒(唐并州)《净土往生传》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僧衒。并州寿阳人。少念慈氏。期生于内院。至年九十。遇道绰禅师。以净土诱掖。未悟始回心焉。衒以迫其颓暮。积累之功不大。于是早暮。礼佛常千拜。念佛之号常万遍。寤寐勤策。兢兢而不懈者三年。真元九年有疾。至于大渐谓弟子曰。吾有漏人。方兹有疾讵意。阿弥陀佛授我香衣。观音势至示我宝手。由此以西皆净土境。吾其从佛去矣遂终。终之既七日。异香不散。并汾之人。因于净土发信焉。时汾西悟真寺。有启芳圆果二法师。昔尝以老敬衒。加又目击其事。乃于观音像前。忏露往咎。仍折杨枝。置观音手。誓曰。芳等若于净土果有缘耶。当使杨枝七日不萎。至期而杨枝益茂。芳果庆抃。以夕兼昼。不舍观念。后数月。一夕于观念中忽觉。自临七宝大池。池间有大宝帐。身入其中。且见观音势至坐宝华台。台下莲华弥满千万。阿弥陀佛。由西而来。坐一最大莲华。华出光明。互相辉映。芳等前礼问曰。阎浮众生。依经念佛得生此耶。佛告芳曰。如念我名。皆生我国。无有一念而不生者。又见其国。地平如掌。宝幢珠网。上下间错。又见一僧御一宝车逐。逐而来谓芳等曰。吾法藏也。以夙愿因故来迎汝。芳等乘车前迈。又觉其身坐宝莲华。又闻释迦如来与文殊菩萨。以梵音声称赞净土。其前又有大殿。殿有三道宝阶。第一道上纯是白衣。第二道上僧俗相半。其第三道惟僧无俗。佛指道上僧俗。谓芳曰。此皆阎浮念佛之人。遂生矣。汝奚不自勉也。芳果既寤。历与其俦言之。之五日二人无病。遽闻钟声。问之傍僧。咸曰不闻。芳果曰。钟声乃我事。非尔有矣。不顷刻二人同终焉。

上篇:雄俊(唐成都)《净土往生传》 下篇:辩才(唐朔方)《净土往生传》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韦陀论师

韦陀,梵名 Veda。又作皮陀、毗陀、吠陀,意译作智论、...

大士

(一)梵语 mahāpurusa,巴利语 mahāpurisa。对佛之尊...

因明正理门论

全一卷。印度陈那撰,唐代义净译。又称正理门论、理门...

布施偈

又名三轮清净偈,三轮是能施、所施及施物,清净是布施...

诸佛心陀罗尼经

梵名 Buddha-hrdaya-dhāranī。全一卷。又称诸佛心经...

风奋迅三昧

(术语)起猛烈之风分散支体之三昧也。止观一曰:阿难...

三自性非异非不异

【三自性非异非不异】 p0215 摄论二卷七页云:复次此三...

知礼(960~1028)

北宋僧人。字约言,俗姓金。又称法智大师、四明尊者。...

傅大士讲经

禅宗公案名。记述梁武帝请傅大士(善慧傅翕)讲经之一...

顺前句

(术语)于法中随取二法,互相问时,依止前法以答所问...

十因

梵语 da?a hetavah。又作十种因。(一)指四缘据所依处之...

得果

(术语)三乘之圣人各得自乘之果法也。缘觉菩萨立一无...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一时...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关宗园,是当代著名的禅师,也...

修行犹如洗厕所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

净界法师:一心三观

那么怎么样从第六意识的如理的思惟、想象来改变我们过...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愿行三资粮中,愿是一个中间环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

忏悔的力量

《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

【推荐】这种感觉找不到,恐难生净土

你在临终的时候要做到准备,准备好了这才可以往生净土...

圣严法师《祈福法会有用吗》

佛教团体经常举办各种法会,包括祈福平安法会、消灾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