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法进〔《神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法进。不知氏族。住益州绵竹县响应山玉女寺为辉禅师弟子。后于定法师所受十戒。恭谨精诚谦恪为务。唯业坐禅。寺后竹林常于彼坐。有四老虎绕于左右。师语勿泄其相也。后教水观。家人取柴见绳状上有好清水。拾两白石安着水中。进暮还寺弥觉背痛。问其家人。云安石子。语令明往可除此石。及旦进禅。家人还见如初清水。即除石子。所苦便愈。因尔习定不出此山。开皇中蜀王秀临益州。妃患心腹诸治不损。有绵州昌隆白崖山道士文普善者。能升刀焚火。鹄鸣山有二道士。能呼策鬼神符印章醮。入水不溺。并来同治都无有效。乃使长史张英等往山请出为妃治病。报曰。吾在山住向八十年。与水同性。徐更苦邀。进答曰。尽命于此可自早还。信返具报。王使六司官人犊车四乘将从百人重往迎请。进曰。王虽贵胜命有所属。执志如初。信还。王大怒自入山将手加罪。既至山寺礼佛见进。不觉身战汗流。王曰。奉请禅师为妃治病。禅师慈悲愿救此苦。答曰。杀羊食心岂不苦痛。一切众生皆是佛子。何因于妃偏生此爱。王惭愧忏悔仍请出山。乃曰。王命既重不可不行。王自先行。贫道生不乘骑当可后去。王曰。弟子步从与师同行。报曰。出家人与俗异。但前行应同到。王行两日方至。进一旦便达。径入妃堂。妃见进流汗。因尔除差。施绢五百段纳衣袈裟什物等。进令王妃以水[拈/皿]手执物咒愿。总用回入法聚寺基业。即辞还山。王与妃见进足离地可四五寸。以大业十三年正月八日终此山中。龙吟猿叫三日乃已。

上篇:道英〔《神僧传》卷第五〕 下篇:僧朗〔《神僧传》卷第五〕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能大师

(人名)禅宗之六祖慧能大师也。...

七种通达

【七种通达】 p0057   瑜伽六十四卷二十页云:复次略...

远劫

(术语)经劫久远也。劫为梵语劫波之略,计世界成坏之...

四分

亦名:四分律 子题:八十诵、根本部 行宗记释云:“百...

初静虑有五支

【初静虑有五支】 p0683   瑜伽十一卷八页云:于初静...

【意】 思量事物曰意。《成唯识论》卷五曰:‘薄伽梵,...

儒童

(术语)梵名磨纳缚迦Mānavaka,译曰儒童。童子之总称...

一肘

【一肘】   人一尺八寸,佛三尺六寸。言一围者,庄子...

三性对望中道

(术语)万有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之三面...

悉昙字 (oj)。为冠于咒文最初之祈祷语,含有神圣之意...

綖经

綖,与线同字。梵语 sūtra(修多罗)之直译即綖,意译...

忍智

(术语)慧心安于法,名为忍;于境决断,名为智。小乘...

【大藏经】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饿鬼报应经 失译附东晋录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佛说九横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

大德的无常语录

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能认识到无常是智...

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问: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这个观点是否是由佛陀亲口说...

如我无心,则物亦随无心而化矣

吾尝静而思之,天下未始有吉凶也。吉凶之生,生于毁誉...

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则佛堕妄语矣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

上智不如下愚,老实方获利益

【弟以阐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业洪深。故于宗教二...

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

南阳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封为国师。有一天,肃宗问他:朕...

二十四种入魔之因

魔分四种: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第一种魔称为...

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为什么我们要打佛七? 因为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