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僧意〔《神僧传》卷第三〕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僧意。不知何许人。贞确有思力。每登座讲说。辄天花下散于法座。元魏中住太山朗公谷山寺。寺有高丽等像七尊。并是金铜。俱陈寺堂。堂门常开。而鸟兽无敢入者。意奉法自资束躬供养。将终前夕有一沙弥。死来已久。见形礼拜云。违奉已来常为天帝驱使。栖遑无暇废修道业。不久天帝请师讲经。愿因一言得免形苦。意便洗浴烧香端坐静室。候待时至。及期果有天来入寺及房。冠服羽从伟丽殊特。众僧初见但谓是何世贵人入山参谒不生惊异。及意尔日无疾而逝。方知灵感焉。

上篇:勒那漫提〔《神僧传》卷第三〕 下篇:道丰〔《神僧传》卷第三〕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证入

(一)梵语 pravista。又作悟入、得入、证悟。即以正智如...

一树之荫一河之流

谓众人之所以能同乘一树荫、同渡一河流者,皆系前世因...

近住律仪得受者

【近住律仪得受者】 p0821   俱舍论十四卷十三页云:...

邪思惟

【邪思惟】 p0672   瑜伽九十五卷十六页云:当知若于...

救蚁

(故事)沙弥名救蚁。杂宝藏经四曰:昔有一罗汉,畜一...

安立

安立者,谓所缘境体非真实,唯安立故,由四种因知所缘...

八识

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为八个识,即:眼识、耳识、鼻...

一切智慧者

(术语)称大日如来也。大日经一曰:一切智慧者,出现...

观时

【观时】 p1468 瑜伽三十一卷九页云:云何观时?谓心沉...

黄遍处

【黄遍处】 p1188 集异门论二十卷三页云:问:黄遍处定...

智人

(杂名)有智之人也。智度论十曰:智人能知智,如蛇知...

真言传

凡七卷。日僧荣海撰。集录印度、中国、日本等国之真言...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永嘉证道歌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发意受慧品...

延一念为无量劫,促无量劫为一念

说这一部《法华经》,日月灯明佛说了多少时间呢?六十...

少说与多说

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记恨,宽容乃是...

多闻佛法的重要

第一种,是我们要多闻佛法,闻思修三种智慧,闻法是非...

浴佛的意义与功德

一、浴佛的意义 净化个人的身口意,我们手持净水向悉达...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

不原谅别人就是不原谅自己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游。天渐渐黑下来了,艾子将船...

印光大师有关放生的开示

放生一事,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实行自己恻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