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无作(梁四明山)[《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无作。字不用。姓司马氏。姑苏人也。父陈宛丘县尉。母戴氏。始妊时梦异沙门称姓徐住持流水寺欲寄此安居。言讫跏趺而坐。其父同夜梦于盘中书一字甚称心。自言可以进上天子。至明各说所梦。母曰。意其腹中必沙门也。矢之曰。如生儿放于流水寺出家。及生果岐嶷可爱。且恶荤膻之气。年迨四岁母自教诵习。利金易砺记忆无遗。厥父欲其应童子举业。渐见风范和润。且恒有出尘之意。俄尔父偷窥姚氏之女且美容仪。酷欲取之。母切忌之。因曰或舍是子出家宽汝所取。父乃许之。送入流水寺中。纔及月余姚民仳离。时谓此女是善知识。为作之出家增上缘矣。年二十受具足法。相次讲通删补律钞。法华上生等经百法论。一性五性宗教励精寻究。孔老书篇无不猎涉。后参其玄学于雪峰存禅师。深入堂奥。至庐陵三顾山。檀越造云亭院。豫章创南平院请作住持。皆拂衣而去。前进士唐禀。作藏经碑。述作公避请之由。居洪井十载。且未识洪师钟氏之面。乃游会稽四明。因有终焉之志。吴越武肃王钱氏。仰重召略出四明。因便归山。盖谢病也。有诗杼意呈王。王亦不留。诗云。云鹤性孤单。争堪名利关。衔恩虽入国。辞病却归山。时奉化乐安孙合退居啸傲不交缁伍。唯接作交谈终日。进士杨弇亦慕为林下之游。以梁开平中卒于四明。春秋五十六。初作善草隶笔迹酋健。人多摹写成法。述诸色礼忏文数十本。注道安六时礼佛文一卷并诗歌。并行于代。作不入尼寺不谒公门。不修名刺不趋时利。自号逍遥子焉。

上篇:金和尚(唐河东悬瓮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下篇:贯休(处默,昙域)(梁成都府东禅院)[《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金刚界大曼陀罗

(术语)金刚界所立之曼陀罗有九会,是曰金刚界大曼陀...

英辩

(1247~1314)元代僧。俗姓赵。二十五岁从柏林寺之潭...

牢关

(杂语)迷悟之境界,坚牢之关门也。传灯十六乐普章曰...

法华玄义释签

凡二十卷(或十卷)。唐代湛然(711~782)著于广德二...

献莲华座印

又作华座印。为密教十八契印之一。两手合掌中虚,左右...

摩陀罗

(人名)小乘外道二十论师之一。执那罗延天为万物之生...

德用

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婺州(浙江金华县)人,俗姓戴。...

增劫

为“减劫”之对称。于住劫中,人寿每百年增一岁,从十...

咒愿受食

子题:受食前咒愿、嚫讫下食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四...

冢间衣

又作冢间衣。十种粪扫衣之一。包裹死人,弃于墓地,捡...

经题

即经典之标题。又作首题。一般而言,梵文佛典不论经、...

不思议劫

(杂语)劫数多量而不可思议也。...

【大藏经】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

儿女「五不怨」与父母「七不责」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

须跋陀罗--佛度化的最后一位弟子

古时在印度阿那跋达多的水池边,住着一位已经一百二十...

远离虚妄的感觉,依止心中的愿力

在整个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

攀缘心要如何消灭它呢

(一)【楞严经】所要对治的就是攀缘心:这个攀缘心怎...

找迷失的自己

有一天,释尊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日影稀疏的筛进林中...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