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少康(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少康。俗姓周。缙云仙都山人也。母罗氏因梦游鼎湖峰得玉女手捧青莲。授曰。此华吉祥。寄于汝所后生贵子。切当保惜。及生康之日。青光满室香似芙蕖。迨绷褓之年眼碧唇朱。齿得佛之一相。恒端坐含笑。时乡中善相人也。目之此子将相之才。不语吾弗知也。年甫七岁抱入灵山寺中。佛生日礼圣容。母问康曰识否。忽发言云。释迦牟尼佛。闻皆怪之。盖生来不言语也。由是父母舍其出家。年十有五所诵之经已终五部。于越州嘉祥寺受戒。便就伊寺学毗尼。五夏之后往上元龙兴寺听华严经瑜伽论。贞元初至于洛京白马寺殿。见物放光遂探取为何经法。乃善导行西方化导文也。康见欢喜咒之曰。我若与净土有缘。惟此轴文斯光再现。所誓纔终果重闪烁。中有化佛菩萨无算。遂之长安善导影堂内乞愿见善导。真像化为佛身。谓康曰。汝依吾施设利乐众生同生安养。康如有所证。南至江陵果愿寺遇一法师。谓康曰。汝欲化人径往新定。缘在于彼。言讫不见。止有香光望西而去。洎到睦郡入城乞食得钱。诱掖小儿能念阿弥陀佛。一声即付一钱。后经月余孩孺蚁慕念佛。多者即给钱。如是一年。凡男女见康则云阿弥陀佛。遂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聚人午夜行道唱赞。二十四契称扬净邦。每遇斋日云集所化三千许人登座。令男女弟子望康面门。即高声唱阿弥陀佛。佛从口出。连诵十声十佛若连珠状。告曰。汝见佛身即得往生。以贞元二十一年十月。示众嘱累止劝急修净土。言毕跏趺。身放光明而逝。天色斗变狂风四起。百鸟悲鸣。乌龙山也一时变白。今坟塔存于州东台子岩。岁久唯余方石石傍之土相传疗疾。州民凡婴众病悉焚香取土。随服多差。石之四隅若车辙焉。汉干佑三年天台山德韶禅师重建其塔。至今高敞。时号后善导焉。

〔赞宁〕系曰。康所述偈赞皆附会郑卫之声。变体而作。非哀非乐不怨不怒。得处中曲韵。譬犹善医以饧蜜涂逆口之药诱婴儿之入口耳。苟非大权入假。何能运此方便度无极者乎。唱佛佛形从口而出。善导同此作佛事。故非小缘哉。

上篇:清虚(唐梓州慧义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下篇:法正(会宗)(唐江州开元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夏竟

又作夏解、夏末。即夏安居之终。其日期一说七月十五日...

苏毕利耶

(人名)Supriya,人名。译曰善爱。见本行集经四十八。...

二形

梵语 ubhayavyajanaka。译作二相者、二根者。指男子性...

百二十妙

(名数)本迹二门,各有十妙。经心与佛及众生而为六十...

波毗吠伽

(人名)梵语。清辩论师之梵名也,专精诵持,志见慈氏...

生死无始无终

(术语)依上所说无明无始之理,生死之无始,其理分明...

不与取有三种

【不与取有三种】 p0335 瑜伽六十卷七页云:复次若于他...

问话

(杂语)禅林之学生,向和尚发问之语句也。即法堂上禅...

诵文法师

贬斥唯知诵唱经文,而不了解经文意义之僧。摩诃止观卷...

大自在天与男根

(术语)大自在天依万物生本之义。而自在天派之人。以...

儒佛问答

全一卷。日人林道春撰。记述颂祐针对以儒学之观点问难...

毕竟空

一切有为诸法的体性,毕竟空寂。...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吴月支国...

静心的修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

生活中的因果:刻薄成家,败如山倒

我婆舅是徐州人,今年64岁了,有一子两女。他曾经是我...

宏海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

高声念佛诵经的十种功德

《业报差别经》: 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 能排...

泥土的比喻

佛陀有一段时间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他...

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

五戒即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一)前言 很多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不主张有家庭...

一切时一切处,洪名圣号不离心口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