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法秀(唐京兆)[《宋高僧传》卷第十八]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法秀者未详何许人也。居于京寺游游咸镐之间。以劝率众缘多成善务。至老未尝休懈。开元末梦人云。将手巾袈裟各五百条。可于回向寺中布施。觉后问左右。并云无回向寺。及募人制造巾衣。又遍询老旧僧俗。莫有此伽蓝否。时有一僧。形质魁梧人都不识。报云。我知回向寺处。问要何所须并人伴等。答曰。但赍所施物名香一斤即可矣。遂依言授物。与秀偕行。其僧径入终南山。约行二日至极深峻。初无所睹复进程见碾石一具。惊曰。此人迹不到何有此物。乃于其上焚所赍香。再三致礼。哀诉从午至夕谷中雾气弥浸。咫尺不辨。逡巡开霁。当半崖间有朱门纷壁绿牖琁题。剎飞天矫之旛。楼直觚棱之影。少选见一寺分明云际。三门而悬巨榜曰回向寺。秀与僧喜甚。攀陟遂到。时已黄昏。而闻钟磬唱萨之声。门者诘其所从。迟回引入见一老僧。慰问再三倡言曰。唐皇帝万福否。处分令别僧相随历房散手巾袈裟。唯余一分。指一房空榻。无人有衣服坐席。似有所适者。既而却见老僧。若纲任之首。曰其往外者当已来矣。其僧与秀复欲至彼授手巾等。一房但空榻者。亦无人也。又具言之。者僧笑令坐。顾彼房内取尺八来。至乃玉尺八也。老僧曰。汝见彼胡僧否。曰见已。曰此是将来权代汝主者。京师当乱人死无数。此胡名磨灭王。其一室是汝主房也。汝主在寺以爱吹尺八。罚在人间。此常所吹者也。今限将满。即却来矣。明日遣就斋。斋讫曰。汝当回可将此尺八并袈裟手巾与汝主自收也。秀礼拜而还。童子送出。纔数十步云雾四合。则不复见寺矣。乃持手巾袈裟玉尺八进上玄宗。召见具述本末。帝大感悦凝神久之。取笛吹之宛是先所御者。后数年果有禄山之祸。秀所见胡僧即禄山也。秀感其所遇精进倍切。不知所终。世传终南山圣寺又有回向也。

〔赞宁〕系曰。昔梁武遣送袈裟入海上山。法秀诣回向寺燕师命使寻竹林圣寺。此三缘者名殊而事一。莫是互相改作同截鹤续凫否。通曰。圣人之作。犹门内造车门外合辙。虽千万里之远事亦符合者。盖无异路。故如

樵子观仙棋烂柯。非止王质。有多人遇棋且姓名不同为烂斧柯者不一。今送衣入圣寺。多者亦如此也。

上篇:道英(唐京兆法海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八] 下篇:普明(唐滑州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八]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一行一切行

(术语)言一行中具一切之行也。故称之曰圆行。华严天...

修习位

修习者,已于道修习也。谓于欲界九品俱生(见后文)思...

五部净居炎摩罗

二十八部众之一。又称五部净。为千手观音之眷属,常跟...

宗泽

(1640~1707)明末清初黄檗宗僧。泉州府(福建晋江)...

还山录

凡四卷。全称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又作为霖禅师还山录...

六种苦行外道

(名数)一自饿外道。节饮食而忍饥饿者。二投渊外道,...

随增

即随顺增长之意。烦恼于其所缘之境(即对境)中或于相...

俱毗陀罗树

俱毗陀罗,梵语 kovidāra 或 kudāra,巴利语 kovilā...

闻正法

【闻正法】 p1263 瑜伽二十五卷八页云:谓如有一、或受...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

凡三卷。唐代圆照撰集于德宗贞元十年(794)。略称续开...

瞎屡生

禅林用语。瞎,谓盲目;屡,通“娄”,谓愚昧;生,指...

夏书

于夏安居时期书写经文之谓。夏安居为枢要修行之时,不...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佛说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世尊曰:如来灭后,多...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

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

包容二字重千斤

似乎,这是个计较的时代,分秒必计较、丝缕必计较、颗...

圣严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增一阿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可...

虽悟理而仍不废事,方为真修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问: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是出自...

初学者如何选择入门典籍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内容瀚如烟海,对一个初学者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