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恒政(唐京师圣寿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恒政。姓周氏。平原人也。未入法前随入乡校。殊不嗜书籍。或见佛经耽味不舍。后弃俗从师。就本州延和寺诠澄法师下受诵经法。既登戒已问道于嵩少。决了无壅。遁迹三峰放荡自在。无几入太一山中。甫行风教学人蚁慕。太和中文宗皇帝酷嗜蜃蛤。沿海官吏先时递进。人亦劳止。一日御馔中盈柈而进。有擘不张呀者。帝观其异即焚香祝之。俄为菩萨形。梵相克全仪容可爱遂致于金粟檀香合。以玉绵锦覆之。赐兴善寺令致礼之。始宣问群臣斯何瑞也。相国李公德裕奏曰。臣不足知。唯知圣德昭应其诸佛理。闻终南山有恒政禅师大明佛法博闻强识。诏入宣问。政曰贫道闻物无虚应。此乃启沃陛下之信心耳。故契经中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也。帝曰。菩萨身已见未闻说法。政曰。陛下睹此为常非常耶。信非信耶。帝曰。希奇事朕深信焉。政曰。陛下已闻说法了。皇情悦豫得未曾有。敕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以答殊休。其菩萨至会昌毁佛舍乃亡所在。因留政内道场中。累辞入山。宣住圣寿寺。至武宗即位忽入终南。或问其故。曰吾避仇乌可已乎哉。后终山舍年八十七。阇维收舍利四十九粒。以会昌三年九月四日入塔。后有废教之敕。政之先见若合符节焉。

〔赞宁〕系曰。蜃蛤中胡得菩萨像乎。通曰。有所警发时一现耳。近闻伪唐李氏国境荐饥陂湖间多生蠯蚌。百姓竞取而食。其年免殍仆者十有七八。明年丰。民犹采之。无何有获巨蚌可二尺余。提归擘磔击[卄/瀹]曾无少损。其人咒垂放之。俄自开张吐出佛像。长仅尺许。相好具全若真珠色。号曰珠佛焉。献李氏。后遗与梵僧焉。此意所不及处。现形者盖经中化肉山鱼米以资饥馑。岁既丰登。胡不属厌。故现相止足之地。

上篇:齐安(唐杭州盐官海昌院)[《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下篇:灵佑(唐大沩山)[《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随眠

【随眠】 p1364 瑜伽八卷六页云:一切世间增上种子之随...

系缘

(术语)广于法界之事物悬思也。对一念之语而言。一念...

亚岁

即冬至。乃谓次于新年之意。初于魏晋之际,由该日起,...

仰山指雪

(杂语)公案。师因见雪狮子,乃指云:还有过得此色者...

非执受大种因声

【非执受大种因声】 声尘的三声之一,指不是由人的自体...

迦逻迦

(杂语)Kāraka,译曰作者。智度论四十八曰:若闻迦字...

健行定

【健行定】 p1035 成唯识论九卷十六页云:四、健行定。...

么攞

梵语 mālā。意译为鬘或花鬘。又作么罗。指用一带子将...

无断法聚

【无断法聚】 p1062 瑜伽一百卷十作页云:无断法聚者:...

种子

(术语)为第四点之阿 。以此为五转中第四,第四转入涅...

苦苦性

云何苦苦性?几是苦苦性?为何义故观苦苦性耶?谓苦受...

五欲

(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唐、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如...

【大藏经】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转法轮品第一 如...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迟早都要成佛,为何还要去极乐世界呢

问: 佛说,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所谓高僧或高尼,并不是自己说:我是高僧、我是高尼,...

在生命当中,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

破妄显真─妄想是很抽象的,我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大...

等待我们明天的是什么

我曾经在南山寺,见到过一个坐轮椅的人,他是因为车祸...

学会世间上的两种快乐

问: 经常会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对别人好往往结果会...

如何为病人临终之人造福回向

【 复次,普广! 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

吃素所创造的数字奇迹

1、一个素食者至少拯救3只羊、11头牛、43头猪、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