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普寂(唐京师兴唐寺)[《宋高僧传》卷第九]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普寂。姓凭氏。蒲州河东人也。年纔稚弱率性轩昂。离俗升坛循于经律。临文揣义迥异恒流。初闻神秀在荆州玉泉寺。寂乃往师事凡六年。神秀奇之尽以其道授焉。久视中则天召神秀。至东都论道。因荐寂乃度为僧。及秀之卒天下好释氏者咸师事之。中宗闻秀高年。特下制令普寂代本师统其法众。开元二十三年。敕普寂于都城居止。时王公大人竞来礼谒。寂严重少言。来者难见其和悦之容。远近尤以此重之。二十七年终于上都兴唐寺。年八十九。时都城士庶谒者皆制弟子之服。有制赐谥曰大慧禅师。及葬河南尹裴宽及其妻子。并缞麻列于门徒之次。倾城哭送。闾里为之空焉。裴尹之重寂职有由矣。寂之阐化神异颇多。裴皆目击。又得心印归向越深。时多讥诮。裴日夕造谒执弟子礼。曾无差脱。一日诣寂。寂悬知弟子一行之亡。及寂之终灭。裴之悲恸若丧所亲。缞绖徒步出城。妻子同尔。搢绅之讥生于是矣。

〔赞宁〕系曰。人之情也有爱恶焉。爱之者不见可恶。恶之者不见可爱矣。夫万物纷纶任其爱恶。折中之道可爱而不可恶。爱之者君子也。恶之者小人也。爱之不以道则君子之病矣。裴尹冠裳在御职事在躬。不避密行显掇时谤。宜哉。譬诸僧耽俗务。胡不舍袈裟而衣逢掖乎。若实得道后。终期脱屣有何不可耶。宽不抽簪。何悖礼于丘之门欤。宽若行方外之道。复何诛焉。达人大观。物无不可矣。

上篇:义福(行思)(唐京兆慈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九] 下篇:怀让(唐南岳观音台)[《宋高僧传》卷第九]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能正出离

【能正出离】 p0894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一页云:又彼...

五十一位

(术语)仁王般若经所说。五十二位中等觉之位,摄于第...

有异熟

【有异熟】 p0542   大毗婆沙论五十一卷四页云:问:...

侍者巡铺

禅宗公案名。系唐代赵州从谂禅师与文远侍者之机缘语句...

阿湿婆

【阿湿婆】   此云马。汉书西域传云:大宛国有高山,...

行住坐卧

即四威仪。乃人类生活起居之四种基本动作,引申为日常...

元慧

(819~896)唐代僧。吴郡人,俗姓陆。开成二年(837)...

济亮

(1602~1681)清代僧。江西萍乡人,俗姓王。字灰如。...

和僧

(术语)和合之僧众也。寄归传二曰:如求出家,和僧剃...

四生百劫

谓声闻乘行人,快则四生的加行才能获得道果,慢则要一...

相符极成

【相符极成】 p0837   因明入正理论云:相符极成者:...

随摈沙弥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四缘:一、是被摈沙弥,二...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唐大荐福寺翻经沙门法藏述 夫满...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 如是...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没有法师作证明,在佛像前自行归依可以吗

问: 有的人没有请法师作证明,在佛像前自行归依,而...

男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清信士即对佛法有清净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

【推荐】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

今天是打七的最后一天,我们打七的目的,是用参禅的方...

念佛是否以摄心为上

问: 若有安静的时间总想看经书听开示,请问师父,是...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

身在公门好修行,走进宝山不空回

吴兴县(湖州)有一位大中丞(巡抚),他的先父曾经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