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良贲(唐京师安国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良贲。姓郭氏。河中虞乡人也。世袭冠裳。法门之流不标祖祢。故阙如也。贲识鉴渊旷风表峻越。外通坟典内善经论。义解之性人罕加焉。永泰中不空盛行传译。实难其人。贲预其翻度。代宗请为菩萨戒师。因新出仁王护国经。敕令撰疏解判曲尽经意。以所住寺为疏目。曰青龙也。原夫是经已当三译。一晋太始三年。法护译一卷。名仁王般若。次秦罗什出。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次梁承圣三年。真谛于洪州宝因寺译。名仁王般若。并疏六卷。然则晋本初翻方言尚隔。梁朝所译隐而不行。伪秦之经传流宇内。奈何止言波罗蜜而阙多字。则是亏其到义。是以肃宗皇帝斋心沐德。请不空重译。及肃皇晏驾代宗成先圣之愿言。诏兴译务。敕军容使鱼朝恩监护。于南桃园。起乎告朔。终乎望日。帝御承明殿灌顶道场。躬执旧经对译新本。而复为序冠于经首。仍敕贲造疏通经。贲上表曰。学孤先哲有玷清流。叨接翻传谬膺笔受。幸扬天阙亲奉德音。令于大明宫南桃园修疏赞演。宸光曲照不容避席。穷玄珠于贝叶。但益惭惶。捧白璧于丹墀。宁胜报斆。仰酬皇泽俯课忠勤。既竭愚诚庶昭玄造。贲勤勤笔削三卷克成。奏乞流行。复上笺疏。今年二月二十一日。恩命令在内园修撰经疏。微僧寡学惧不称旨。洗心涤虑扣寂求音。发明起自于天言。加被仰凭于佛力。咸约经论演畅真宗。亦犹集群玉于昆山纳大川于溟海。火生于木。与两曜而俱明。识转于如。体一相而等照。成道者法也。载法者经也。释经者疏也。广度群有同于大通。是菩提心如陛下意。所撰经疏缮写毕功。文过万言部有三卷。施行窃惭于愚见。裁成冀答于圣恩。并念诵仪轨一卷。承明殿讲密严经。对御记一卷同进上。轻尘玄览。祇畏无任。答诏云。法师智炬高明辞峰迥秀。亲凭梵夹宣阐微言。幽赜真宗演成章疏。开如来之秘藏。示群有之迷津。贯玉联珠钩深致远。再三披阅颇谓精详。传之招提永为法宝也。皇命褒扬释门翕盛。又属章信寺初成报疏。服膺者常数百众。虽纸贵如玉无以加焉。其在安国寺讲筵官供不匮。数年之内归学如林。大历七年正月不空奏请入目录。敕依。贲于六年徙居集州。教授传经不遑宁处。至十二年三月十日无疾枕肱终于符阳。春秋六十一。夏腊二十九。宕渠嘉川之人。哀悼法梁摧折。阇维收灰中舍利百余粒。遗表中进念诵仪对御记二卷。以其先进者遂留在内中之故。令门弟子赍之重进。后于上都城东置坟塔焉。即大历十三年也。贲累朝供奉应制。辞辩富赡学问高深。末涂沦踬。同利涉之徙移。若神会之流外。吁哉。

上篇:道氤(唐长安青龙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下篇:礼宗(唐越州)[《宋高僧传》卷第五]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方等忏法

(修法)天台大师依大方等陀罗尼经所说,有方等三昧行...

二十二根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

三生成佛

(术语)华严宗所立,成佛有二义:一、以此三生配于过...

出家布萨法

子题:僧尼轨范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普照沙门、道安...

兰室

(杂语)佛寺之异名。兰为梵语兰若之略,或取兰草芬芳...

勤修习

【勤修习】 p1223 集论六卷八页云:勤修习者:谓为对治...

移龛

尊宿迁化,遗骸入龛三日后,即移至法堂,称为移龛。是...

足指现土

(术语)佛之足指按地,按而现出净土也。...

金刚萨埵形像

(图像)理趣释金刚萨埵初集会品曰:首戴五佛宝冠,熙...

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 bodhi-sattva,巴利语...

永害习气

【永害习气】 p0495 瑜伽五十卷十二页云:云何如来永害...

二法能越众苦

【二法能越众苦】 p0035   瑜伽十三卷二十四页云:又...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等于长安逍遥园译...

平等的智慧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位身份崇高的老先生,他是某地方...

出门怕有危险,就先念地藏菩萨圣号

【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

少欲知足,就少造了很多恶业

为什么佛告诉人,包括自己修行,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

放弃争执,一切随它去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

走路或做家务时,可否同时来完成每日的功课

问: 请问师父,弟子每天的课程有念佛持咒,在走路或做...

念佛把恶业的种子给它激活了

当我们业障很重的时候,我们念这句名号,会感觉到忏悔...

习惯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A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B吃。刚开始B很感谢...

受持三戒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