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遗俗(唐雍州醴泉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遗俗。不知何许人。以唐运初开游止雍州醴泉县南美泉乡阳陆家。镇常供养清俭寡欲。惟诵法华为业。昼夜相系乃数千遍以贞观初。因疾将终。遗嘱友人慧廓曰。比虽诵经意望灵验以生蒙俗信向之善。若身死后。不须棺盛露骸埋之。十载可为发出。舌根必烂知无受持。若犹存在。当告道俗为起一塔以示感灵。言讫而终。遂依埋葬。至贞观十一年。廓与诸知故就墓发之。身肉都销惟舌不朽。一县士女咸共仰戴。诵持之流又倍恒度。乃函盛其舌。于阳陆村北甘谷南岸为建砖塔。识者尊严弥隆信敬诵读更甚。又京城西南丰谷乡福水南史村史呵担者。少怀善念。常诵法华行安乐行。慈悲在意不乘畜产。虚约为心名沾令史。往还京省以习诵相。仍恐路逢相识。人事暄凉便废所诵。故其所行必小径左道低气怡颜缘念相续。初不告倦。及终之时。感异香气充于村曲。亲疏同怪遂埋殡之。尔后十年妻亡。乃发尸出。舌根鲜明余并朽尽。乃别标显葬

又黄州随华寺僧玄秀者。性清慎温恭为志。常诵法华。每感征异。未以为怪。时属炎暑同友逐凉。遣召秀来欲有谈笑。既至房前。但见羽卫严肃人马伟大。怖而返告。同往共观。如初不异。转至后门其徒弥盛。上望空中填塞无际。多乘象马类杂鬼神。乃知其感通也。置而却返。明晨惭谢。朋从遂绝。秀专斯业。隋末终寺。

上篇:慧铨(唐京师大庄严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下篇:宝相(唐京师罗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爱罥

(术语)爱者贪爱,罥者罥罟。谓愚痴之人,罹贪爱之罥...

心王

(术语)心之主作用,对于心所之伴作用,而谓为心王。...

长者布金

(故事)须达长者。以金布地买祇陀之园林,以建祇园精...

华缨不得散佛僧身及饮食上

子题:佛腊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萨婆多,不得以华香...

空有二执

又名有无二见,即执著「空和执著「有的二种见解。...

三部降三世

(名数)胎藏界曼荼罗有降三世王三尊。一金刚手院中之...

一乘究竟教

(术语)一乘之法,为一代教中究意至极之教。即法华经...

愚位有五

【愚位有五】 p1252 瑜伽八十七卷十页云:复次愚位有五...

水波

【水波】 波之湿性,谓之水。水之波动谓之波。此二者,...

噱叉河

噱叉,梵名 Vaksu。又作婆输河、婆叉河、博叉河。阎浮...

老衲

(杂语)僧服曰衲衣,故老僧曰老衲。戴叔伦诗曰:老衲...

大德

梵语 bhadanta,巴利语同。音译婆坛陀。于印度时,为对...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

【大藏经】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周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等奉 制...

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

弘一大师:简易施食仪轨

先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一碗清汤素面

题记: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这一天,寒梅落尽把冬...

富在福慧之中

在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位土财主,虽然非常...

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

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执持名...

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原文】 宋儒有言: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此...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