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道休(唐雍州新丰福缘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道休。未详氏族。住雍州新丰福缘寺。常以头陀为业。在寺南骊山幽谷。结草为庵。一坐七日乃出其定。执钵持锡出山乞食。饭钵满已随处而食。还来庵所。七日为期初无替废。所以村野有信。克日至山。路首迎逆。而休欢笑先言。卑词问讯。行说禁戒诲以慈善。诸俗待其食已。从受归戒。送入山门。然后乃返。积四十余载。贞观三年夏内。依期不出。就庵看之。端拱而卒。众谓入定。于傍宿守。乃经信宿。迫而察之方知气尽。加坐不腐。俨若生焉。仍就而掩。扉外加棘刺。恐虫伤也。四年冬首。余往觐焉。山北人接还村内。为起庙舍。安置厥形。虽皮鞭骨连。而容色不改。加坐如故。乃于其上加漆布焉。然休出家已来。常袒三衣不服缯纩。以伤生也。又所着布衣。积有年稔。尘朽零破。见者寒心。时属严冬忽然呻噤。即合脱三衣露背而坐。汵汵厉难耐。便取一重披之遂便觉暖。自诫劝曰。汝亦易诳。前后俱泠。俱是一衣。如何易夺。遂觉暖也。汝不可信。当为汝师。或时欲补衣。以布相着。欲加缝缀即便入定。后出之时收而乞食。斯季世以死要生业道者罕有踪也。余曾参翻译。亲问西域诸僧。皆以布毡而为袈裟都无缯绢者。纵用以为余衣。不得加受持也。其龟兹于遁诸国。见今养蚕。惟拟取绵亦不杀害。故知休之慈救与衡岳同风。前已广彰。恐迷重举。自余服玩。安可言矣。

上篇:绍阇梨(唐梓州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下篇:志湛(魏泰岳人头山衔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八]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仪轨

(术语)旧本之仁王经,不说陀罗尼,因而其念诵作法不...

金刚力士

(天名)与金刚神,执金刚,持金刚,金刚夜叉,密迹金...

三止(二)

止观云三止:   一、体真止 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

只陀

【只陀】   或云祇洹,此云战胜。生时,父波斯匿战胜...

所缘

复次因此所缘相,依心心法建立有缘等义,如经中说,诸...

起心立行

发起菩提心,修成万行之意。安乐集卷上(大四七·一二...

耶维

(杂语)又作邪维,阇维,耶旬,阇毗,荼毗等。...

现量

【现量】 p0951 瑜伽十五巻八页云:现量者:谓有三种。...

二种心相

(名数)一、心内相,心之本性清净平等也。二、心外相...

随喜功德品

为法华经卷六第十八品之名称。内容阐扬佛陀灭度后,闻...

安膳林

(地名)在中印度沙枳多国,佛说法之旧地也。...

慈尊宝冠

(物名)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说慈尊之宝冠安窣睹波。是释...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等于长安逍遥园译...

【大藏经】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授记品第一...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戒淫九想观

本节的九想观,如能修持观想成熟,可体悟人死后无比凄...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苏州人吴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众。民国十年,朝礼...

「不幸」的故事

改运、消灾、改名,自古以来这种迷信就已深印于人们心...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问: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慧律法师答: 见性就是...

病人临终神志错乱恶境现前,应如何开导

问: 病人于临终时,若神志错乱、恶境现前,比如:看到...

学佛是为了什么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

憨山大师《观音赞》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但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