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普济(隋终南山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普济。雍州北山互人。初出家依止圆禅师。仪轨行法。独处林野不宿人世。跏坐修禅至于没齿。栖迟荒险不避豺虎。虽游浪物表。而手不释卷。尝读华严。依而结业。自佛法沦废。便投太白诸山。行不裹粮依时啖草。咀嚼咽饮都不为患。愿像教一兴舍身供养。修普贤行生贤首国。开皇之始大阐法门。思愿既满。即事捐舍。引众集于炭谷之西崖。广发弘誓自投而殒。远方填赴充于岩谷。为建白塔于高峰焉。近贞观初有山居沙门普济者。立操标勇贞专自固。恒游名山习诵经典。大品法花偏所通利。其所造集多诵两经。仍随文句时重解释。声气所及周于一里。故使数万众中无不闻者。以武德十八年西入关壤。时经邑落还居林静。贞观度僧。时以济无贯。擢预公籍。住京师光明寺。众聚山结乐闻经旨。济弊斯喧扰。遂遗名逃隐。不测所之。有说。今在终南幽岩独坐。傍饶山果。须者负还。重更追寻。便失来径。余曾同聚目悦斯人。衣则百结相连。钵则纔充受用。汲灌瓦瓶麻绳系颈。坐则籍草胁无着地。骁悍果敢睡盖莫欺。节约俭退利贼潜迹。言论所指知足为先。谈授正义如行为最。所以一坐说法施积如山。曾无顾涉。任委监护。乃重惟曰。城邑所属五欲为根。余力既微。无宜自陷。遂逃遁矣。

上篇:普圆(周雍州逸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下篇:普安(隋京师郊南逸僧)[《续高僧传》卷二十七]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异熟等五果

(名数)性相门分别因果之相,因分六种,果分五种:一...

舍弥村

梵名 Syāmagrāma,巴利名 Sāmagāma。即释迦族之村...

十疑论

全一卷。隋代智顗述。全称净土十疑论、阿弥陀十疑论、...

生死轮

梵语 bhava-cakra。(一)谓三界六道之生死,犹如载人运...

不死

指涅槃,因涅槃是永生不死的境界。...

软贼

指名闻利养。因名闻利养能潜蚀行者之功德,坏其道心,...

育抵华

(植物)育抵Yuktā者梵名。译言相应。大方等大集经三...

八种无常

【八种无常】 p0077 显扬十四卷十三页云:八种无常者:...

索诃

梵语 sahā。隋代以前译作娑婆、杂会。意译为堪忍、忍...

无有等等

(杂语)谓数量之大无上也。无有相等同等数之意。又云...

二始

指小乘与大乘之始,为天台宗之说法。(一)佛陀在鹿野苑...

宿世

(术语)前世之生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宿世因缘,吾...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推荐】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现在...

【推荐】印光大师《一函遍复》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

扫地的人能成就五种功德

古印度时期,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

印光大师论往生品位

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辈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十四...

玄奘大师的生死观

子午岭沿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之间的边际徐徐东进,南折...

昌臻法师法语

○ 佛法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法则。人生就是我们自...

在家菩萨的不偷盗与不妄语戒

第四有盗心,即内心作种种筹量,意图非理侵损他人财物...

盂兰盆会的由来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出自《佛说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