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智揆(隋京师弘济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智揆。冀州人。爱慕涅槃净持戒行。不重荣渥知足无求。住弘济寺闭门习业。僧众服其智德敬而宗之。每处胜筵推其名实。而揆弗之顾也。退屏自修若无闻见。仁寿之岁弘塔四方。有敕召揆。送舍利于魏州开觉寺。初届治所遂放大光。紫白相宣五色遽发。有尼智旷。冷疰积年。因礼发愿。乃见赤光遍室便吐恶物其患即除。有患重者。闻斯嘉庆伏枕发愿。亦蒙光照。平复如本。方来塔所。其例众伙不复具书。又杨大眼者。先患两目冥无所见。牵来至舆乞愿求恩。即见舍利如本明净。斯例复众。四月八日下塔既讫。西北云来雨花塔上。纷霏如雪色似黄金。寺院皆遍。道俗收取状如金花。感一黑狗莫知由来。直入道场周旋行道。每日午后与饼不食与水便饮。至解斋时与粥方食。寺内群犬非常噤恶。一见此狗低头畏敬不敢斜视。塔所树碑厚三尺半。忽发光彩状如琉璃。映物对视分明悉见。又见象六并现石碑内。至五月末。来于其碑中。七变相状。或为佛像圣僧双树。众瑞非一。并以事闻。揆晚徙迹终南。居闲禅寂。登陟岩薮往而不返。

上篇:玄镜(隋京师空观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下篇:僧范(隋京师胜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俱舍论颂释疏

凡二十九卷或三十卷。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颂疏论本。又...

精舍

(术语)寺院之异名。为精行者所居,故曰精舍。非精妙...

六体

(名数)一身分为六分也:一脐已下,二脐已上,三心已...

赞扬实德

【赞扬实德】 p1472 瑜伽四十卷十二页云:又诸菩萨、性...

空三摩地是上座住处

【空三摩地是上座住处】 p0791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卷...

布施偈

又名三轮清净偈,三轮是能施、所施及施物,清净是布施...

能持

(一)能护持而不忘失。戒坛传授戒法,戒和尚向受者一一...

二十二根

【二十二根】 此是促进增上作用的二十二种法。即:眼、...

香楼

(堂塔)佛火葬时,置宝棺之楼。后分涅槃经下曰:尔时...

频婆树

频婆,梵语 bimba 或 bimbajā,巴利语 bimba 或 bim...

未来行

【未来行】 p0489 瑜伽五十一卷十六页云:未来行云何?...

白和

(术语)将成僧事,集僧告白其事使众和之也。...

【大藏经】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授记品第一...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

祖师曾教导我们: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我们总...

趋向解脱的功德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问: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圣严法师答: 一心不乱这句...

劫盗分财喻

昔日印度经常发生洪灾,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为了养家...

有勇气死,何不更好地生存

《杂譬喻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个老母亲唯一...

为何达摩说梁武帝没有功德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

诵经时如何随文入观

问: 法师,诵经的时候是随文入观,还是就一字一字地往...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