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道悦(荆州青溪山)[《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道悦。姓张。荆州昭丘人。十二于玉泉寺出家受戒。安贫苦节。尤能持念大品法华。常诵为业。随有经戒日诵一卷。人并异之。初智者入于玉泉。未有钟磬。于泉源所获怪石一片。悬而击之。声响清彻。悦于此寺每诵卷通。扣磬一下。闻者肃然。且其诵声如清流激韵。听者忘疲。所以幽明往者屡有祥感。一时患水腹胀如鼓。更无余求。唯念般若。一夜正诵经次。腹忽如裂水出滂流。及试手寻洪肿顿消。病忽失所。斯所谓转障轻受者也。昔朱粲贼扰。唯悦守山。盗来求减以惠给余。更重取煮而不熟。惭而返之。他日又来将加害命。悦坐地不动曰。害吾止此。吾欲自见寺舍取尽。遂放令引路。行数步又坐曰。吾沙门也。非引路之人。浮幻形骸任从白刃。贼奇其高尚也。送还本寺。悦一生不衣蚕衣。唯服麻布。汉阳王至山。睹悦风仪秀眉蕴服。请受戒品。又遗厚供一无所受。王作大布三衣一袭以奉之。因问何不着缯帛耶。答曰。蚕衣损命。乖忍辱之名。布服俭素。表慈悲之相。王曰。仲由不耻夫子见称。沙门慈忍固其然也。悦步影而食。少差虚嗽。食留一分。以资飞走沉泳之属。故慈善所熏。或飞来肩上。或浮泊手中。虽衣弊服而绝无蚤虱。时又巡村乞虱养之。诫勿令杀。悦居山五十余年。春秋七十二矣。终于岩所。永徽中。有人于青溪见一僧。擎锡跣足。自云般若师。言已不见。然生存常诵般若。故人咸号焉。

上篇:德山(益州天敕山)[《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下篇:慧耀(荆州内华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破僧违谏戒犯相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违谏,僧残;破僧罪,是偷兰;...

树想

为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四观。又作宝树观、树观。...

楞伽经宗通

(书名)三十卷,明曾凤仪撰。其自序曰:余于憨山称莫...

断酒肉文

全一卷。南朝梁武帝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广弘明集...

季初礼

禅林于正月一日、四月一日、七月一日、十月一日等每季...

五乐

(名数)一出家乐,世间之人,多诸惑业烦恼,出家达道...

十三法师

(名数)仁王经所说行十三观门者,为大法师,世人宜如...

该摄门

华严宗解释别教一乘之用语。为“分相门”之对称。华严...

多罗掌

(物名)切叶末以其本为扇者。瑜伽伦记七上曰:多罗掌...

有念

【有念】 p0539   瑜伽九十七卷二十二页云:成就定故...

来迎印

(印相)弥陀佛来迎众生时之印相也,举右手比之于佛,...

诸法无相

谓诸法都是因缘假合而生,无一定的形相。...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授记品第一...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通过念佛来断除执着

怎样来成就明白的心呢?怎样来真正地能够通过念阿弥陀...

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

这个地方我们值得一说的就是:所有的菩萨大概你要行菩...

【推荐】邪淫极大损害人的福报

很多戒色文章都会讲到邪淫会影响一个人的运气,手淫也...

【推荐】生命面临着两个抉择

你的生命面临着两个抉择: 第一个,你把你今生布施、持...

消除脂肪的十种食物

1.紫菜: 除了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B1及B2,最重要的就...

慧律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

念珠的由来

佛陀驻锡在灵鹫山说法的时候,附近有一个弱小的国家,...

什么因缘才能够做天王

我们前面讲到欲界诸天,他们共同的修学是十善业,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