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智文(陈杨都奉诚寺大律都)[《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智文。姓陶。丹阳人。母齐中书完韬女也。怀文之始梦睹梵僧。把松枝而授曰。尔后诞男与为尘尾。及文生也卓异恒伦。志学之年依宝田智成。以为师傅。既受具后专讲玄津。以戒足分为五乘。律检开成七众。岂止通衢生死。亦乃组辔道场。义须先精方符佛意。值奉诚僧辩。威德冠众解行高物。传业之盛独步江表。推其领袖则大明彖公。文初依辩学。后归彖下。十诵诸部罔弗通练。以梁大同七年。灵味凡官诸寺启敕。请文于光业寺。首开律藏。陈郡殷均为之檀越。故使相趋常听二百许人。属梁末祸难。乃避地于闽下。复光岭表。时僧宗法准。知名后进。皆执卷请益。又与真谛同止晋安。故得讲译都会交映法门。边俗信心于斯风革。酒家毁其柞器。渔者焚其罟网。僧尼什物于是备焉。有陈驭宇江海廓清。讲授门徒弥繁梁季。宣帝命旅克有准淝。一战不功千金日丧。转输运力遂倩众僧。文深护正法不惧严诛。乃格词曰。圣上诚异宇文废灭三宝。君子为国必在礼义。岂宜以胜福田为胥下之役。非止延敌轻汉。亦恐致罪尤深。有敕许焉。事即停寝。尔后凡所详奏莫非允惬。理众摈罚咸符时要。尚书令济阳江总。[山*重]道造房无爽旬月。是知学而有禄德必有邻。法位宜升众望悦矣。大隋革运别降纶言。既屏僧司宪章律府。大军之后荆棘攸生。十滥六群滋彰江表。文又案法澄剪。寻得无声深。可谓少壮免白发之妖。稊莠绝青田之薉矣。前后州将。甫及下车。皆尊仰年德罕不修敬。柱国武山公郭衍。祇敬倍常。躬携妻子到寺檀舍。盛设法斋请敷律题。抑扬剖析有克壮之姿。听侣千余罔不嗟服。以开皇十九年二月二十日。迁于住寺。春秋九十有一。即窆寺之南山东垄。与辩律师墓相望。自文之据道也器宇刚物风范肃人。戒品圆净处断明白。然剖折章句词省义富。众家修撰罕有能出其右者。又金陵军火遗烬莫留。乃誓志葺治惟新旧趾。讲十诵八十五遍。大小乘戒心羯磨等二十余遍。金光遗教等各有差焉。着律义疏十二卷。羯磨疏四卷。菩萨戒疏两卷。学门传贵以为口实。僧尼从受戒者三千余人。学士分讲者。则宝定慧峙慧巘智升慧觉等。惟道志法成。双美竹箭拥徒建业。文昔梦泛舟海钓获二大鱼。心甚异之。及于东安寺讲。麈尾纔振两峰俱落。深怪其事。以询建初琼上。乃曰。斯告之先见。必有二龙传公讲者。其言果矣。志名解最优。大尉晋王。家僧礼待。以仁寿之岁。志为树碑内。慧日道场释法论为文。

上篇:昙瑗(陈杨都光宅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下篇:法愿(隋大兴国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一]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道理真实

【道理真实】 p1238 显扬六卷二页云:道理真实者:谓诸...

诸佛经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记述佛陀在...

吉祥童子

(人名)佛将成道时,奉吉祥草之童子。佛所行赞曰:释...

1、由前因而生的后果。   2、由道力而证悟的果位。...

宿殖

指于宿世植积善根。又作宿植。法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

无上道心

(术语)愿求无上道之心也。观无量寿经曰:不谤大乘,...

宝月童子问法经

(经名)具名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一卷,赵宋施护译。...

瑜伽师地论略纂

凡十六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又作瑜...

摄取

梵语 parigraha。(一)又作摄取不舍。谓阿弥陀佛摄受护...

寂然界

(术语)二乘所证之涅槃境界也。大日经一曰:蕴处界,...

寂静苦

云何寂静苦?谓即此已生顺解脱分善根者。...

性习二性

指性种性与习种性。又作性种习种。性种性,全称本性住...

【大藏经】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转法轮品第一 如...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浴佛功德经 大唐沙门释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明月之心不可无

有一个老和尚到了垂暮之年,决定把衣钵传给弟子,无奈...

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人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福报,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

阿弥陀佛涅槃后将去哪里

问: 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

念佛的利益

《华严经》云: 宁受地狱苦,也要得闻诸佛名。 一称南...

敬与不敬之别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为大众说法。众弟子当中...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就是...

内心不想改变,佛菩萨来也是没用

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

印光大师:佛视众生皆是佛

佛视众生皆是佛,众生视佛皆是众生。佛视众生皆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