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道信(蕲州双峰山)[《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道信。姓司马。未详何人。初七岁时经事一师。戒行不纯。信每陈谏。以不见从密怀斋检。经于五载而师不知。又有二僧莫知何来。入舒州[山*完]公山静修禅业。闻而往赴便蒙授法。随逐依学遂经十年。师往罗浮不许相逐。但于后住必大弘益。国访贤良许度出家。因此附名住吉州寺。被贼围城七十余日。城中乏水人皆困弊。信从外入井水还复。刺史叩头。贼何时散。信曰。但念般若。乃令合城同时合声。须臾外贼见城四角。大人力士威猛绝伦。思欲得见刺史。告曰。欲见大人可自入城。群贼即散。既见平定欲往衡岳。路次江洲。道俗留止庐山大林寺。虽经贼盗又经十年。蕲州道俗请度江北黄梅县众造寺。依然山行。遂见双峰有好泉石。即住终志。当夜大有猛兽来绕。并为授归戒。授已令去。自入山来三十余载。诸州学道无远不至。刺史崔义玄。闻而就礼。临终语弟子弘忍。可为吾造塔。命将不久。又催急成。又问中未。答欲至中。众人曰。和尚可不付嘱耶。曰生来付嘱不少。此语纔了奄尔便绝。于时山中五百余人。并诸州道俗。忽见天地暗冥。繞住三里树木叶白。房侧梧桐树曲枝向房。至今曲处皆枯。即永徽二年闰九月四日也。春秋七十有二。至三年弟子弘忍等。至塔开看端坐如旧。即移往本处。于今若存。

上篇:法向(扬州海陵正见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下篇:惠明(江汉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有为解脱

为“无为解脱”之对称。又作无学支。即无学阿罗汉正见...

二十七种正方便

【二十七种正方便】 p0040   显扬十九卷十七页云:论...

三种有

(名数)有名有实谓为有。有有三种:一、相待有,待者...

安像三昧仪轨经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又作一切如...

增修云林寺志

凡八卷。清代厉鹗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云...

通豫

(1588~1646)明末清初临济宗僧。江苏昆山人,俗姓陈...

供具如意愿

(术语)又曰供养具如意愿。四十八愿中第二十四之愿名...

鸯俱舍

(物名)(梵Aṅgiras)又作鸯俱奢,鸯俱者,鸯俱尸。...

方等戒坛

(术语)依大乘方等之文所立之戒坛也。与南山所制之小...

钵刷

(物名)小板一头圆形,加漆,清钵门粘粒之器也。见象...

自性清净心

谓吾人的心本来清净,也就是心性本净之意。此心又称为...

(术语)无知之异名。无知有二,一染污无知,二不染污...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佛说玉耶女经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集会品第一...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

观音菩萨的形像

明代阙名彩画《白衣观音图》 观音,原译观世音,梵文...

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雪窦寺寺训:俭勤诚公 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

傻瓜与聪明人

在一个城市里,住着一个傻瓜,他很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

素食营养入门必读

目前营养学家对于健康饮食的建议强调少摄入饱和脂肪,...

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

断除对异性的贪爱与相思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