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僧照(隋终南山神田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僧照。京兆人。不详氏族。幼年入道。师于静蔼。游履盛化。每居幽隐频感征异。乃高恒度恐致惊俗。故罕闻之。俗遭周灭法。不偶尘嚣。独处秦岭高步松苑。顾影与心相娱自得。乃曰。吾今居此安泰。宁有乐过斯者乎。彼城邑遗僧波波顺俗。用斯优给一何倾附。及隋初弘教。遂于鄠县南山田谷。立神田寺。养徒纵业。名振渭川。道俗崇仰立信弥积。逮文帝末纪。栖隐岐山。以照道德远闻。意延相见。令左仆射杨素就宣敕旨。躬迎谒见。照预知之。告侍人曰。当有贵客来至。可办诸食。明日果达山寺。素威英自若勇悍无前。及到照之住篱。不觉惬然丧胆。下乘将进欲步不前。乃通信达照。照端拱如初。命素前进。而通身沐汗。情智失守。纔得传诏。余无厝言。久时少解。乃以情告照曰。山林幽静。计无非异。檀越善意相寻。理无虚结。食讫辞退。照曰。蒙天子优及远延仁寿。但道在幽通未假面奉。又以老疾相继。接对莫因。素具事闻。述其情惧。帝曰。戒神之威也。以卿雄武故致斯惮耳。乃重敕素赍香油。再申景仰下诏曰。禅师德居物议。道映遂初。躬处岩阿养素崇业。朕甚嘉焉。今送供奉用展翘敬。素以前虚仰景行重谒山门。卑处身心方陈对晤。为说正教深副本怀。乃欲舍其金帛开广寺塔。照曰。岩泉林野即可励心。塔寺禅坊庄严城邑。凡所送者一不受之。又请受戒法。照以戒行轻毁沉浑难清。乃为说慈悲仁育。陈理喻遣。竟不授戒。斯亦体达机候之明匠矣。以大业七年终于山寺。春秋八十有三。初照一受具后。仪奉宪章。六十余夏三衣不改。虽重补缉而受持无离。惟自将奉而侍者莫沾。或有接持举者。而重若太山。初无离席。及照之捧接。轻若鸿毛。因事以详。斯亦大德之清风矣。

上篇:本济(隋西京慈门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下篇:洪林(唐并州大兴国寺)[《续高僧传》卷十八]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有因论

即主张有实因而生实果之说,为一种偏见之论说。佛教以...

二种世俗梵志

【二种世俗梵志】 p0035   瑜伽九十二卷五页云:复次...

三发心

(名数)起信论所说之三种发心。【又】菩提心论说之三...

含生

(术语)含有生命者,与含灵同。西域记十二曰:舍金轮...

那一橛

禅林用语。谓师家接引学人时,以灵活契当之机法打中学...

蒺藜园

为“良福田”之对称。比喻不如法之僧寺。依正法,三宝...

菩萨号

予高僧大德之最高尊号,称为菩萨号。如我国古代称竺法...

(术语)取着所对之境界谓之取。爱之异名也。又为烦恼...

阎王

(天名)又作焰王。阎魔王也。秘藏宝钥中曰:释帝诵之...

方服

(衣服)比丘之法衣(即三品袈裟),尽为方形,故谓之...

(术语)梵语修多罗Sūtra之译意。又曰契经,或曰经本...

有所依

心王、心所之别名。以心王、心所均有所依,故名。其所...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什么是世俗谛与胜义谛

问: 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 宏海法师答: 世俗谛,...

冬季适合进补的食材

冬天该吃点啥呢?吃什么最养生?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

千万不要在家里杀生

非要吃肉,不要在家里杀,买现成的。你在家里,总希望...

圣严法师《苦修》

编按:许多禅师的法名与高山、雪有关,这是因为禅师通...

富了施,施了富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人为财而日夜操劳奔波...

鱼翅暗藏的五个「恐怖」真相

鱼翅过去是皇室的贵族食物,但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