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僧副(梁钟定林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释僧副。姓王氏。太原祁县人也。弱而不弄。鉴彻绝群。年过小学识成景行。乡党称奇。不仁者远矣。而性爱定静。游无远近。裹粮寻师访所不逮。有达摩禅师。善明观行。循扰岩穴言问深博。遂从而出家。义无再问一贯怀抱。寻端极绪为定学宗焉。后乃周历讲座备尝经论。并知学唯为己圣人无言。齐建武年南游杨辇。止于钟山定林下寺。副美其林薮。得栖心之胜壤也。行逾冰霜言而有信。三衣六物外无盈长。应时入里道俗式瞻。加以王侯请道颓然不作。咫尺宫闱未尝谒觐。既行为物览。道俗攸属。梁高素仰清风。雅为嗟贵。乃命匠人考其室宇于开善寺以待之。恐有山林之思故也。副每逍遥于门。负杖而叹曰。环堵之室蓬户瓮牖。匡坐其间尚足为乐。宁贵广厦而贱茅茨乎。且安而能迁。古人所尚何必滞此。用赏耳目之好耶。乃有心岷岭观彼峨眉。会西昌侯萧渊藻。出镇蜀部。于即拂衣附之爰至井络。虽途经九折无忘三念。又以少好经籍。执卷缄默动移晨晷。遂使庸蜀禅法自此大行。久之还返金陵。复住开善。先是胡翼之山有神人现。以慧印三昧授与野人何规曰。可以此经与南平王观为病行斋三七日也。若不晓此法。问之于副。时以访之。果是其曾所行法。南平遂行斋祀。疾便康复。岂非内因外构更相起予。不久卒于开善寺。春秋六十有一。即普通五年也。窆于下定林之都门外。天子哀焉。下敕流赠。初疾殛之时。有劝修福者。副力疾而起厉声曰。货财延命去道远矣。房中什物并施招提僧。身死之后但弃山谷。饱于鸟兽不亦善乎。勿营棺陇以乖我意。门徒涕泪不忍从之。将为勒碑旌德。而永兴公主素有归信。进启东宫请着其文。有令遣湘东王绎为之。树碑寺所。

上篇:义褒(唐京师慈恩寺)[《续高僧传》卷十五] 下篇:慧胜(梁钟山延贤寺)[《续高僧传》卷十六]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历代名僧辞典

六欲

六欲者:   一、色欲 谓若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无...

信度

【信度】   旧云辛头,此云验河。...

帝释宿因

(传说)智度论五十六云:问曰先言释者是字,提桓因者...

弥卢

(杂语)Meru,译曰高。华严经四十八曰:如来口右辅上...

敲击乐器之一种。为佛教法器之一。又称铜钹、铜钹子、...

苏陀夷

(人名)Sudāya,Sudāna,又作须陀,须陀那,沙弥名...

远离二边理门

【远离二边理门】 p1258 瑜伽六十四卷八页云:云何远离...

心性本净

【心性本净】 p0352 瑜伽五十四卷三页云:又复诸识,自...

别理随缘

别理随缘,又称但理随缘,或一理随缘,是阐释天台四教...

奢摩他毗钵舍那作意

【奢摩他毗钵舍那作意】 p1174 瑜伽七十七卷十四页云:...

智类道忍

(术语)八忍,十六心之一。将得道类智前时所起之忍可...

八相

即八种仪相。又作释迦八相、八相成道、如来八相、八相...

【大藏经】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转法轮品第一 如...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浴佛功德经 大唐沙门释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脱离不了过去,就失掉了未来

大乘佛法成就清净之后,他要产生愿力,这个就是修假观...

人生如棋,如何落子无悔

我们从祖师语录里能够看到,禅心从来不会停留在对过去...

圣严法师《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

能做到这五件事,病人便能早日痊愈

往昔,佛陀行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世尊...

忘恩负义的樵夫

从前,有一个樵夫,入山砍柴,不觉天色将晚,急忙收拾...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

净土行人信愿不真切的表现

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有五个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

印光大师普劝念观世音菩萨的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