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六和敬

【法界次第初门】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同戒 二同见 三同行 四身慈 五口慈 六意慈

次四摄而辩六和敬者。菩萨既能善用四种同情之法。摄得众生为成就。故必须久处。若不和同爱敬。则两不和合。不得尽成般若。是为魔事。若善用六和。则与一切冥同。必得善始令终。则能安立一切于菩提大道。故次四摄而明之也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名和敬

一同戒和敬 菩萨通达实相。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理。以戒方便。巧同一切。持诸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不断不常。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同戒为和敬

二同见和敬 菩萨通达实相。不得诸法。不知不见。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方便巧同一切。种种知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分别。增进开解。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同见为和敬

三同行和敬 菩萨通达实相。无念无行。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方便巧同一切。修种种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渐积功德。皆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同行为和敬

四身慈和敬 菩萨住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慈善根力。能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与一切乐。故身与九道和同。亦知前得乐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定当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说身慈为和敬

五口慈和敬 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慈善根力。能不起灭定。普出一切音声语言。与一切乐。故口与九道和同。亦知前所得乐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定当得无上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口慈为和敬

六意慈和敬 菩萨心常在无缘慈三昧。以修于意。慈善根力。能不起灭定。现诸心意。与众生乐。故意与九道和同。亦知前所得乐众生。悉有佛性。如来藏理。未来必定当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说意慈为和敬

上篇:四摄 下篇:八种变化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法界次第初门

僧籍

又称僧帐、供帐。即记僧尼名称及出家得度等事之簿册。...

三有

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   一、欲有...

三病

病,梵语 vyādhi。(一)就病之性质,类分为风、寒、气...

大施主

(术语)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无量寿经上曰:我于无量...

俱会一处

往生极乐净土而与诸上善人聚于一处。阿弥陀经(大一二...

色蕴名色

【色蕴名色】 p0567   瑜伽五十六卷六页云:问:何缘...

七种慢

【七种慢】 p0051   俱舍论十九卷十页云:论曰:且慢...

别法

为“普法”之对称。指有特定对象或内容之教法。华严宗...

弘誓佛地

比喻阿弥陀佛之弘誓如大地,为培植坚固不可摧毁的信心...

法纲

(术语)大法之纲也。止观五曰:广施法纲之目,捕心行...

四种人数数犯过数数悔过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有四种人,数数犯罪,数数悔过...

不共住四义

亦名:灭摈四义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如多论中四解:...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唐大荐福寺翻经沙门法藏述 夫满...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 如是...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佛教素食观的生态价值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

欲爱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断除这欲爱之河流到寂静的...

为什么痛苦时念观音菩萨却未有见效

问: 法师你好!弟子便秘时痛苦不堪,默念、大声念南无...

【推荐】舍不得儿女,误了她一生的大事

一、肝癌病苦,拼命念佛,水肿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

烧香没有固定时间,请问这样是否不好

问: 我没有皈依,但我这十几年来,每天只要在家,一...

为何有些人积集善业到最后是痛苦的呢

看看这个《法句经》的两段,把这个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能够调伏自己,就战胜了所有的外境

正修当中有一个偈颂,先看一个偈颂。 《行论》云:恶有...

卖的就是良心

刘洪安学的是会计,这个专业听起来不错,找工作却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