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七识住

【佛学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名数)于三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即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与色界初静虑三天,除劫初起之有情,余时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大胜劣,思想亦名异,故曰身想俱异。二、第二识住,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异想一之处,即色界初静虑三天之梵天也。身异者,以大梵天王之身与梵众之身有大小胜劣之差故也。想一者,梵众起想,以为我等皆是大梵王所生,大梵王亦起想,以为此诸梵众皆是我所生,其思想同一也。三、第三识住,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一想异之处,即色界第二静虑之三天也。身一者,以彼天人之形貌皆同故也。

 四、第四识住,同为色身有情,身一想一之处,即色界第三静虑之三天也。以身形同一,故曰身一。唯为乐受之想,故曰想一。五、第五识住,无色界之二无边处天也。六、第六识住,无色界之识无边处天也。七、第七识住,无色界之无所有处天也。已上三天处无身形。唯有舍受想而已。然而于三界五趣中,诸恶趣有重苦受能损识,有情之心,不乐来止,故不立为识住。又色界之第四静虑,有无想天。又无色界之非想非非想天,有灭尽定,能灭识而不使相续,故彼二处亦不立为识住。见俱舍论八。又余处有情之心乐来,若至于此,则不愿更出。故说名识住。于诸恶趣二善俱无,故非识住。又第四静虑心,恒欲求出。谓第四静虑有无云,福生,广果之三及无想天与五净居天之九天(萨婆多无想收于广果上座部开之)。其中初三天,凡圣同居。而诸凡夫求入无想天,诸圣者乐入五净居天或无色,若净居天之圣者,乐证圆寂。故处于识住。又非想天心识昧劣,故非识住。

上篇:四识住 下篇:八识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学大辞典

随年钱

依其人之年数而施予钱财。与“随年嚫”同义;嚫,系达...

二利

即自利与利他。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小乘...

十一门科

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解释观无量寿经九品之义,于其文...

七宝

(名数)诸经论所说少异。法华经受记品曰:金、银、琉...

无漏果

指由无漏因所证得之果德。即四谛中灭谛之涅槃。又指阿...

妄境界

虚妄不实的境界。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妄境界,因为都是...

如来身会

指密教胎藏修法中,所结诵之大慧刀等二十五印明,为遍...

理具成佛

日本真言宗所立三种即身成佛之一。全称理具即身成佛。...

梵语 pātra,巴利语 patta。系钵多罗、钵和罗之略称...

妙法紧那罗

(经名)法华经列众四紧那罗王之一。...

薯欲过失略有八相

【薯欲过失略有八相】 p1356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一页云:...

变坏

变坏者,谓舍寿时当知此中依相续位建立生等,不依剎那...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大藏经】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触物起照 断截惑根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曾经教导比丘:...

虚云老和尚谈静坐的法要

虚云老人在《复星洲卓义成居士》中,谈到关于静坐的法...

念阿弥陀佛求生到极乐世界的法门,真的是太简便了

烦恼浊有五种: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这也想要,那也...

圣严法师《自找苦吃的人生》

没有一个人喜欢受苦,总是希望快乐,所以会趋吉避凶、...

吾和身的关系

【普劝修持一。或人问孔子曰:人有迁家而忘其妻者。有...

可以不善待这个色身,以便早日解脱吗

问: 请慈悲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人生既然这么苦,我...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

诸经释忍辱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