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三乘共十地

【佛学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名数)是智度论七十八所说,声缘菩三乘共通之十地也。台宗以为四教中通教之地位也。一、干慧地,此为外凡之位,与藏教五停心别总念处总相念处三贤之位相当。乾者干燥之义也。此位为未得法性理水之智慧,故云干慧地。又有漏之智慧,不以法性理水润之,故云干慧。二、性地,此为内凡之位,藏教之四善根也。此位伏见思之惑,朦胧望见法性之空理,故曰性地。三、八人地。人者忍也,见道之苦法智忍等八忍谓之八忍地。即见道十五心之位也。见道十五虽为八忍七智,然今就决定因道之边,但取八忍而名之也,四、见地,为第十六心之道类智,藏教预流果之位也。于此位断三界之见惑。得见上下八谛之理,故云见地。五、薄地,为欲界修惑九品中断前六品之位,藏教之一来果也。欲界九品惑中仅余后三品,故云薄地。六、离欲地,为断尽欲界九品修惑之位,即藏教之不还果也。七、已辨地,为断尽三界见思惑之位,藏教之阿罗汉果也。是于断惑一道为所作已辨之位,故云已辨地。八、支佛地,此为缘觉之位,断三界见思二惑上,更侵害其二惑之习气,入于空观也。侵非断,断者如烧炭成灰,更吹其灰而散尽之也。此为第十佛地之事。今于缘觉之习气,犹如烧炭,为灰而止,故曰侵。缘觉由初地至此而入证,缘觉之梵语为辟支佛,故云支佛地,九、菩萨地,是菩萨三无数劫六度万行之修行地也。十、佛地,是为菩萨之最后身,断余残习气,于七宝树下以天衣为座,成就乃至入寂之位也。但此就通教之佛而言,若藏教之佛,则于菩提树下以吉祥草为座而成道也。

上篇:十地 下篇:大乘菩萨十地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学大辞典

乳糜

(饮食)以乳而造之粥也。大日经疏七曰:乳糜者,西方...

离虚诳语

【离虚诳语】 p1426 法蕴足论一卷十六页云:言虚诳者,...

迦罗育王

迦罗育,梵名 Kālā?oka。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难陀王朝...

五解脱轮

(一)谓密教金刚界曼荼罗大圆轮中之五大月轮。又作五月...

总持

梵语陀罗尼,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起之义。口念...

大佛寺

(一)原名庆丰寺。位于陕西邠县城西十二公里。依山凿窟...

佛法藏

(术语)如来藏也,如来藏中藏恒沙之佛法,故名佛法藏...

懈怠

懈怠者,谓愚癡分,依着睡眠倚卧为乐心不策励为体,障...

机用

(术语)禅家之宗匠,以言语不及之机微证悟,用心施于...

四觉

本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本觉是众生本来具足的...

痴心

(术语)六蔽心之一。愚痴之烦恼蔽心性也。...

渐教

(术语)对于顿教之称。如初说小乘,后说大乘,以浅深...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 如是...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初习禅应如何调身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

为什么不应该买珍珠

珍珠、海珍珠事实上是一块从蚝肉溃疡而成!当一些寄生...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不管是做...

老中医所遇的因果业报

池草师兄出生于中医世家,几代人在行医过程中,记录下...

信徒与固执的比丘

获得世间利益的方法和证得涅槃的修行方法绝对不同,佛...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

《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名袾宏,浙江杭州人。俗...

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学。然已大半辈子过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