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阿弥陀真言

【佛学大辞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真言)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三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为阿弥陀真言之一字。不空神变经二十八曰:“溥遍解脱一字真言曰:唵恶莎缚诃。若人六时依法持诵满一洛叉,是业成就,观世音菩萨现金色身,当灭无始一切根本重罪。若不现者,复倍精进诵。满二洛叉或三洛叉,是业成就,观世音重当现身,执手指示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座宝莲华师子之座,复得阿弥陀佛手摩其头。”二为阿弥陀真言之一字。理趣释曰:“纥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曰:唵阿密栗多帝际贺啰吽。此真言能诵十万遍满,得见阿弥陀如来,命终决定得生极乐。欲解此小咒,则此中有五句,第一唵字与第五吽字如常,第二句之阿密栗多为甘露之义,譬弥陀之大悲也。第三句之帝际有六义,一大威德之义,具足六臂之威德故也。二大威光之义,具足遍照光明故也。三大威神之义,具足神境神通故也。

 四大威力之义,具足六大力故也。五大威猛之义,具足速灭怨家之德故也。六大威怒之义,具足怒入地之菩萨故也。第四句之贺罗为作业之义,有六义:一作佛之义,得如是心作佛久来始觉故也。二作业之义,来迎引接无间断故也。三作用之义,神力自在故也。四作念之义,迎十念之众生故也。五作定之义,入妙观察智之三摩地定故也。六作愿之义,发六八之大愿故也。此九字即弥陀八菩萨之种子,唵者阿弥陀。阿者观音。密栗者弥勒藏。多者虚空藏。帝者普贤。际者金刚手。贺者文殊。啰者除障盖。吽者地藏也。见五字九字秘释。其大咒本名阿弥陀如来根本陀罗尼。又咒中阿弥栗多即甘露之语,有十句,谓之十甘露明。出无量寿教行仪轨。真言后之文,有“此真言仅诵一遍。身中十恶四重五无间罪一切业障悉皆消灭。(中略)临命终时。见无量寿与大众俱来迎安慰。即生极乐上品上生。”其他同仪轨有无量寿如来拳印真言。

上篇:阿弥陀成道因果 下篇: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学大辞典

慢结者

慢结者,即七慢,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

阿罗汉果者

谓现法中。贪瞋癡等。一切烦恼。皆已永断名阿罗汉果言...

无量光菩萨

(菩萨)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之西方南端,密号曰大明金...

四住

(一)为大智度论卷三所说之四种住处,即:(一)天住,即...

范琼

唐代蜀人。生卒年不详。文宗时以善绘佛像名世,成都诸...

贞实

(杂语)其心诚实而无谄曲,堪受法者。法华经方便品曰...

三无差别

指心、佛、众生三种平等无差别。又作三法无差、三三平...

十八经

(名数)毗伽罗论等之十八也。...

师利

唐代三阶教僧。于则天武后景龙元年(707)着伪经“佛说...

摄众生戒

(术语)又谓之接生戒,饶益有情戒。三聚净戒之一。以...

大仙

梵语 maharsi。又作大仙。即佛之敬称。行道求长生之人...

边无边论

【边无边论】 p1443 瑜伽七卷六页云:边无边论者:谓如...

虚云老和尚的净土思想

虚云和尚(1840-1959)是近代禅宗泰斗、佛教领袖。当...

文珠法师《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各位法师、居士、听众,今晚本人...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

【推荐】真正能带到来生的有多少

关于出离心,我们要知道到底离开什么,很多人修出离心...

达照法师《观音菩萨的大爱》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好...

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无限的法身

如是之圣智究竟不得少法之境界,非凡夫妄想所及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