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中国佛教经录

【中国大百科全书】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Zhongguofojiaojinglu

  佛教经籍目录。也称“众经目录”、“内典录”、“释教录”、“法宝录”等。佛教传入中国后,译著渐富,部帙渐增,不同译本不断出现。为综理存佚,研核异同,因而创制经录。《开元释教录》称其为“别真伪,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标卷部之多少”,使佛教书籍,有典可征。历代经录的制作,约可分为四个阶段:

  两晋时期 经录创始阶段。在此之前,《出三藏记集》曾引有《古录》(一作《古经录》)和《旧录》(一作《旧经录》)两种,《历代三宝记》还载有《汉时佛经目录》1卷和《朱士行汉录》1卷,但均系后人依托,不足为据。西晋早期,法护译出170多部佛经,遂撰《众经目录》(亦称《竺法护经目》、《护公录》、《竺法护录》1卷,记其所译诸经名目,当是最早的经录。其后,聂道真撰《众经目录》(亦称《道真录》、《聂道真录》)1卷,记载汉、魏、晋的译经,通录各代,且注明译出的时间、笔受人和经名异称,对以后经录颇有影响。东晋成帝时,支敏度撰《经论都录》(亦称《支敏度录》)和《别录》各1卷,前者为总录,后者是分类目录,但已早佚,内容已无从知悉。就《历代三宝纪》所引来看,恐有后人增入部分。东晋十六国时有《二赵经录》(简称《赵录》)1卷,但所记不仅是前赵和后赵时代的译经,而且有南朝时的译本,或是以二赵地域为范围的经录。以上各录,受时代和区域的局限,还处在草创阶段。到东晋宁康二年(374)道安撰《综理众经目录》(简称《安录》、《道安录》)1卷,才为经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内容分经论录、失译经录、凉土失译经录、关中失译经录、古异经录、疑经录、注经及杂志经录等七部分。这种分类法综合了以前经录的优点,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发展。此录已佚,但重要内容都收入《出三藏记集》中,后秦僧睿撰《二秦众经录》(简称《二秦录》)1卷,以前后两秦时代译经为主,间及吴和北凉的译经。东晋道流撰《魏世经目录》、《吴世经目录》、《晋世杂录》、《河西伪录》4种,未竟而卒。其同学竺道祖继其事,书成4卷,称《道祖录》,断代的经录即从此始。

  南北朝时期 经录逐渐完备阶段。当时虽南北分裂,而译事不辍,经录所撰渐多,体制日趋定型。分经、律、论,判大、小乘;再别为有译人、无译人和卷数;标明抄经异译,疑经、伪籍以及存佚经目等,作用大显。

  南朝宋不详作者的《众经别录》(简称《别录》)2卷。上卷载大乘经录、三乘通教录、三乘中大乘录;下卷载小乘经录(篇目本阙)、大小乘不判录、疑经录、律录、数录、论录。此录以经、律、论为类,经类又依大小乘划分,疑经则另作专篇,比以前经录的分类更为恰当。同时在每经之下,用简明的辞句标明一经的宗旨,并以“文”、“质”等字样,作为对译本的评价,比以前经录也有进步。此录现有敦煌写本,残存上卷一部分。

  南齐王宗撰《众经目录》(简称《王宗录》)2卷。通纪各代,分大小乘。道慧撰《宋齐录》1卷,专纪宋、齐译经,尤偏重宋代。另有不详作者的《始兴录》1卷,始兴即今广东韶州,故此录多记南方所译经籍,也名《南录》。梁僧祐曾撰《出三藏记集》(简称《僧祐录》、《祐录》、《三藏记》)15卷,今存此录共分四部分,第二部分“铨名录”即佛经目录。分为新集撰出经律论录、新集条解异出经录、新集表序四部律录(阙)、新集安公古异经录、新集安公失译经录、新集安公凉土异经录、新集安公关中异经录、新集律分为五部记录、新集律分为十八部记录、新集律来汉地四部记录、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新集抄经录、新集安公疑经录、新集疑经伪撰杂录、新集安公注经及杂经志录等。其中经论录及标题安公的六录,乃是以《道安录》为基础加以订补而成,余则为僧祐新增。共著录2162部,4328卷。其分类和著录的方法,对以后的经录颇有影响,但考证有不甚确切之处。

  梁天监十四年(515)武帝敕僧绍撰《华林佛殿众经目录》(一作《华林佛殿录》)4卷。记录宫廷所藏佛经。因不合武帝意旨,十七年又敕宝唱重撰,亦成4卷,名《梁世众经目录》(简称《宝唱录》),分为:大乘有译人多卷经、大乘无译人多卷经、大乘有译人一卷经、大乘无译人一卷经、小乘有译人多卷经、小乘无译人多卷经、小乘有译人一卷经、小乘无译人一卷经、先异译经、禅经、戒律、疑经、注经、数论、义记、随事别名、随事共名、譬喻、佛名、神咒等20类,所分甚为详细,把譬喻、佛名、神咒等各自为类,并注意到注经和义记,扩大了所录的范围。并以有译、无译、一译、异译、多卷、一卷分类,对藏经的整理,有一定的便利。

  北魏永熙(532~534)中,李廓撰《魏世众经目录》(简称《李廓录》)一书,分大乘经、大乘论、大乘经子注、大乘未译经论、小乘经律、小乘论、有目未得经、非真经、非真论、全非经愚人妄作等10类。是当时已译未译经的目录。

  北齐武平中(570~576)沙门统法上撰《齐世众经目录》(一作《高齐众经目录》、《达摩笈多罗录》,简称《法上录》),分杂藏录、修多罗录、毗尼录、阿毗昙录、别录、众经抄录、集录、人作录等8类。以杂藏居首,与修多罗分列,为它录所无。这已启经部再分细类的先声,后面4类对后世经录也颇有影响。此外,北魏菩提流支撰《译众经论目录》1卷、陈智敷撰《真谛翻译历》,都是个人译经的目录。另有南齐《释弘充录》 1卷,北齐《释道凭录》1卷,梁《释正度录》1卷,陈《大乘寺藏目录》4卷、《王车骑录》1卷、《庐山录》1卷、《岭号录》1卷、《南来新录》、《一乘寺藏众经目录》、《东录》等,都已佚亡,内容无考。

  隋唐时期 经录发展大成阶段。隋唐佛教进一步发展,所撰经录,体例完善,分类细致,组织周密,范围广泛,已在中国目录学中,别树一帜,成为自成体系的专科目录。

  隋开皇十四年(594)法经等撰《大隋众经目录》(简称《法经录》)7卷。前6卷为别录,末卷为总录。分大乘修多罗藏录、小乘修多罗藏录、大乘毗尼藏录、小乘毗尼藏录、大乘阿毗昙藏录、小乘阿毗昙藏录(以上六录每录均有众经一译、众经异译、众经失译、众经别生、众经疑惑、众经伪妄六分)、佛灭度后抄集录(包括西域圣贤抄集、此方诸经抄集二分)、佛灭度后传记录(包括西域圣贤传记、此方诸德传记二分)、佛灭度后著述录(包括西域圣贤著述、此方诸德著述二分),共九录四十二分。其分类法已撷取前代经录之长并加以系统化,但著录译经只记时代,不详年月,不别存佚,排次不依时代,不注引用的出处,是其缺点。

  开皇十七年,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亦名《开皇三宝录》,简称《长房录》、《房录》、《三宝纪》),15卷,分四部分:①“帝年”3卷,上列干支年号,下记佛教的废兴、佛典的传译,旁及当时史事,是最早的佛教年表;②“代录”9卷,记载东汉到隋16个朝代的译经和撰述。并把目录和传记合而为一,既可以见译人的身世,又可明了译述的渊源、宗派的师承、翻译的得失,便于知人论世;③“入藏目录”2卷,分大小乘,( )为经、律、论三类,每类又分译人和失译人两项;④“总录”1卷,详载本书的表文、总序和全书目录,末附当时仍存的宋、梁、魏、北齐、隋六家详细目录和已佚的古代二十四家目录,保存了上代经录极其丰富而又宝贵的资料。此书由于好多务广,取材不够严谨,驳杂不纯,但对后世经录影响很大。

  仁寿二年(602),彦琮撰《众经目录》(简称《仁寿录》、《彦琮录》、《琮录》)5卷,分单本、重翻、贤圣集传、别生、疑伪、阙本等6类,是以《法经录》为基础补充而成。分类简明而不如《法经录》的细致。彦琮又撰有《昆仑经录》5卷,这是大业中隋平林邑所获得的佛经,系在多梨树叶上用昆仑文写出。彦琮编定目录,分经、律、赞、论、方、字、杂书等7类,是一部专纪昆仑文经典的目录。又有智果撰《诸经目》分经、疑经、论、戒律、记。经、论、戒律中每类又分大乘、小乘、杂经3类,共11类,与法经、彦琮二录颇相近。

  唐贞观(627~649)初年,玄琬撰《众经目录》5卷,乃就《彦琮录》补入后来译经而成。麟德元年(664)道宣撰《大唐内典录》(简称《内典录》、《宣录》)10卷,分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依代纪人,即是代录)、历代翻本单重人代存亡录(内分大小乘及西域圣贤集传、大小乘下又分经律论,即单译传重译互勘的目录)、历代众经总撮入藏录(分类同上,即入藏的目录)、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历代众经有目阙本录、历代道俗述作注解录(即中国僧俗所撰关于佛教经论的注解和著作的目录)、历代诸经支流陈化录、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历代众经目录终始序(即唐以前经录的目录)、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记关于经典的感应事迹)等10类。此录综合《法经录》和《三宝纪》的优点而成,被认为“类例明审,实有可观”。

  麟德年间,静泰撰《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简称《静泰录》)5卷,乃据《彦琮录》增补唐代译经而成。又静迈撰《古今译经图纪》(简称《译经图纪》)4卷。主要依次记述译人的事迹,列所译各经名于传末,是经录的别裁,武周天册万岁元年(695)明( )等奉敕撰《大周刊定众经目录》(一名《武周刊定众经目录》,简称《大周刊定目录》、《大周录》、《武周录》)15卷。分大乘单译经、大乘重译经、大乘律与大乘论、小乘单译经、小乘重译经、小乘律论与贤圣集传、大小乘失译经、大小乘阙本经、见定入藏流行目、伪经等10类。此录虽名刊定,但内容杂沓,繁秽甚多。

  开元十八年(730)智昇撰《开元释教录》(简称《开元录》、《昇录》)20卷,分总括群经录(即总录)和别分乘藏录(即别录)两部。总录以译人为主,自东汉到唐19个朝代,记载其都城、帝系、年号、译者人数、所译卷数及存阙,然后再依译人年代先后,详载所译经籍名称、卷数、译时、译地、译本单重及译人小传,并附失译各经于末,间及此土撰述。最后一卷为叙列古今诸家目录,载已佚之古代目录31家及现存之目录10 家。对现存者详载内容并有所评骘。别录以经籍为主,分为有译有本录、有译无本录、支派别行录、删略繁重录、补阙拾遗录、疑惑再详录、伪妄乱真录7类。最后两卷为入藏录,分大乘经律论、小乘经律论及贤圣集传3类。本书总录虽承袭前人之“代录”,而于译人、译经之考订、拣别,用功很深,超过前代经录。别录则分类精详,颇多创例,在经录中,堪称上品。智昇又有《开元释教录略出》4卷,即《开元录》第19、20卷见定流行入藏目。它标明部类、译人、纸数。注有千字文次第,是藏经的排架目录。北宋以后的大藏经雕版都是以此为蓝本。开元十八年另撰有《续大唐内典录》1卷,自注说是“历代众经传译所众录”部分,续载从麟德元年到开元十八年所译的经典。现存本不是智昇原书,而是《内典录》卷一的抄本残卷。智昇并撰有《续古今译经图纪》(简称《续译经图纪》)1卷。增补唐代译人自智通到金刚智等21人。另有玄逸撰《开元录广品历章》30卷,今存15卷,记历代经典,尤详于唐代。每经之下具列品分子目,译经起讫年月,口传、笔受的人,可以和《开元录》相辅而行。每经列子目,是本书的特点。贞元十年(794)圆照奉敕撰《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3卷,记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的译经撰述,并载有上表、制诏、碑文等,保存了当时很多有关佛教的史料。贞元十五年(799)圆照撰《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简称《贞元录》)30卷。此书在《开元录》基础上,增加特旨承恩录于“总集群经录”之前,另补开元十八年后65年间新译入藏的众经和译人事迹,并据《续开元录》载入奏议、诏谕等文字,体例和《开元录》殊不一致。其后南唐释恒安于保大三年(945)撰《续贞元释教录》1卷,补充新编入藏的唐代译经和著述140部。此外,《长房录》载有隋《灵裕法师译经录》1卷,未详作者的《众经都录》8卷;《大周录》各卷引有《化度寺录》、《真寂寺录》、《福林寺录》、《义善寺录》、《玄法寺录》。又《法苑珠林》卷100载有道宣撰《西明寺录》1卷,《新唐书·艺文志》卷三载有唐文宗时王彦威撰《内典目录》12卷等,均早已散佚。

  宋元明清时期 经录的演变阶段。由于大藏经目刊刻,出现了许多大藏经刻本的目录;又因大藏经部帙浩繁,阅读不易,出现了一些指导阅藏的解题目录。另外,自唐代佛教传入西藏地区,译经事业随之而兴,就有藏文大藏经的刻印;清代也用满文( )译了大藏经。由此出现了用藏文与汉文经录对勘的目录、汉译藏文、满文大藏的目录等。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赵安仁等撰《大中祥符法宝录》22卷(今存16卷),天圣五年(1027)惟净等撰《天圣释教录》3卷(今存2卷),景祐三年(1036)吕夷简等撰《景祐新修法宝录》21卷(今存15卷);除《天圣释教录》兼记前代外,都是只记当代的译经,而于译人、教乘、部别、梵本来源、译场和翻译情况,及表奏、诏谕等记载颇详。自宋开宝四年(971)于四川刊印《开宝藏》以来,刻本的大藏经不断出现,宋有《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碛砂藏》、辽有《契丹藏》,金有《赵城藏》,元有《弘法藏》、《普宁藏》,明有《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嘉兴藏》,清有《龙藏》等。这些藏经都以《开元录》入藏目录为基础,略有增删。仅《嘉兴藏》在明《永乐北藏》、《永乐南藏》之外,续刊了汉地撰述400余种,保存了大量中国著作。它们都有目录(除《开宝藏》、《契丹藏》、《毗卢藏》、《赵城藏》、《弘法藏》外均存)。悉依千字文编号,是一种便于查检的应用目录。

  大藏经数量过大,不易全部阅读,就有解题目录出现。天圣二年遵式撰《教藏随函目录》,叙述诸部著作大义,但早已佚亡,内容不详。崇宁三年(1104)惟白撰《大藏纲目指要录》(简称《大藏经指要录》、《大藏纲目》、《纲目指要》)8卷,依《开元录》入藏次第,逐函分列卷次,逐卷略录义例,钩玄提要,使阅者能了解宏纲。崇宁四年王古撰《大藏圣教法宝标目》(简称《大藏法宝标目》、《法宝标目》)8卷。元大德十年(1306)管主八续补成10卷,内容分总标年代、别约岁时、略明藏乘、广列名题(即各经的解题,以一经或一会为主,加以解说)四部分。但不及《纲目指要》详细。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寂晓撰《大明释教汇目义门》(一名《法藏司南》,简称《释教汇目义门》、《汇目义门》)41卷,分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陀罗尼、圣贤著述等9部。卷首的《释例》,即分部的说明。此书按天台五时判教,依明南北藏。先后更置,分为8部,每经之下写示经文大意及论疏旨趣,汉人释经的注疏,即附于同部之后,有利于查阅。万历四十六年作者将上书节为简本,名《大明释教汇门标目》,4卷,每书之下,以一二语概括介绍,颇便检阅。南明桂王永历八年(1654),智旭撰《阅藏知津》,总目4卷,本文44卷,其分类较前大有改进,分经、律、论、杂藏四大类。经藏分大乘小乘,大乘中依天台判五时教次第而略有改易,分为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部,方等中又分显说与密咒二门,密咒包括秘密部诸经及仪轨。律藏也分大小乘,在小乘律之下,附载疑似杂伪的律。论藏分大小乘,大乘论中,又分释经论、宗经论、诸论释诸部,下又别为西土、此土二科。杂藏分西土撰述、此方撰述。西土撰述中附外道论、疑伪经。此方撰述分忏仪、净土(净土宗)、台宗(天台宗)、禅宗、贤首宗(华严宗)、慈恩宗(法相宗)、密宗、律宗、纂集、传记、护教、音义、目录、序赞诗歌及应收入此土撰述15部。其分类,在《汇目义门》之上加以提高,条分缕析,组织更为严密完整。著录汉地的撰述相当广泛。

  此外,还有藏满佛教经典的目录。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庆吉祥等撰的《至元法宝勘同总录》(简称《至元录》)10卷,是元世祖因见西僧经教与汉僧经教音韵不同,疑其有异,命两地名德对辩无差而编纂。因系汉文藏经目录与藏文藏经目录对勘,故名《勘同总录》。全书分两部分:①总叙。标示本书大纲,内分4科:(a)总标年代,括人法之弘纲;(b)别约岁时,分记录之殊异;(c)略明乘藏,显古录之梯航;(d)广列名题,彰今目之伦序。②正文。分契经、调伏、对法三藏,每藏又分菩萨和声闻二乘,末尾有圣贤传记录。在菩萨契经藏中分显教大乘经和密教大乘经两类。显教大乘经中又分般若、宝积、大集、华严、涅槃、诸大乘经六门。密教大乘经中又分秘密陀罗尼和仪轨二门。圣贤传记也分梵本翻译集传和东土圣贤集传两类。这种分类法,大致遵照《开元录》,只是把密教和显教分列。本书以西蕃大教目录,对勘东土经藏,凡是有汉文译本也有藏文译本的,多将梵文原名用汉字音译注于经名之下。至藏汉译本有不同之处,则勘其同异,加以注明。但藏汉对勘上,也有疏漏之处。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编的《如来大藏经总目录》与乾隆五十七年(1792)编的《御译大藏经目录》各一卷,前者是藏文版甘珠尔目录的汉译本,后者是满文版甘珠尔目录的汉译本。

  日本、高丽的经录中也有记载中国佛教典籍的。唐代日本僧人最澄、空海、常晓、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睿等入唐求法,将求得的经论章疏编成目录,称《请来目录》、《求法目录》等,现存18种,所记全是唐代已有佛典。885年,安然撰《诸阿阇黎真言密教部类总录》 2卷;1790年,圆超、玄日、安远、平祚、藏俊、荣稳撰华严、天台、三论、法相、律各宗《章疏》;1094年,永超撰《东域传灯目录》,进行总括。宋代高丽义天撰《新编诸宗教藏总录》3卷,也属综录性质。这些经录多载中国佛典,很多不见于汉地经录著录的译本和撰述赖以存名,为研究中国佛教经录的参考资料。(苏晋仁)

上篇:中国佛教传记 下篇:房山石经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三种神变

(名数)一说法神变,如来无碍之大智,知诸众生之善恶...

五悔

指五种悔过,乃为灭除罪恶所作之五种忏悔法。 (一)天台...

五种净食

适于比丘食用之五种清净食物。净者,离过之义。即:(一...

已今当说

(术语)佛三世说法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已说今说当说...

寒山

(人名)宋高僧传十九(丰干传)曰:寒山子,世谓为贫...

六种阿罗汉

声闻四果中之第四阿罗汉果,由其种性之优劣分为六种。...

慧通

(一)晋末、南朝时代僧。生卒年不详。关中人。住长安太...

耳处

谓如耳根。应说其相。...

崇宁藏

Chongningzang   即福州东禅院本大藏经。福州东禅等...

得病十缘

即得病之十种因缘。据佛医经载,即:(一)久坐不食,(二...

入曼荼罗者

(术语)五种三昧耶中前四种之三昧耶也。义释十二指秘...

大淫戒犯境

亦名:淫戒犯境、大淫戒三犯境 子题:女人三道、三道、...

【大藏经】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饿鬼报应经 失译附东晋录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佛说罪福报应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前世一念之迷与净土失之交臂

生苦我们都忘记了。虽然我们在娘胎里那个苦啊,我们每...

念佛是愚人所为吗

【原文】 或问:妙喜云愚人终日掐数珠求净业,念佛果愚...

盲目放生的常见弊端

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

四念处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观,即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四种正念:...

什么是领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个人所领受的。有两种:第一种,领受等流;第...

圣严法师《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

在一些职场,工作人员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离...

佛驮跋陀罗尊者画传

一、初露神异 觉贤,梵语佛驮跋陀罗,古印度迦维罗卫国...

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问: 请问法师,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