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惠能(638~713)

【中国大百科全书】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Huineng

  唐代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一作慧能。俗姓卢,范阳(今北京大兴)人。幼随父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父亡随母移居南海,艰辛贫困,以卖柴为生。24岁时,得人资助,北上参学。唐龙朔元年(661)在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五祖乃令其随从作务,劈柴踏碓八个多月。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命弟子作偈以呈。时神秀呈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口诵一偈,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此,唤惠能到堂内为其讲《金刚经》,并传以顿教衣钵,命即南归。

  惠能南归广东后,于仪凤元年(676)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据《瘗发塔记》载,当印宗法师在该寺讲《涅槃经》之际,“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即于正月十五日为他落发,二月初八受具足戒,因而有瘗发塔的遗迹。

  惠能说法,“以定慧为本”,又曰“先立无念为宗”。所谓无念,就是虽有见闻觉知,而常空寂之意。关于“顿悟”。他的解释是:自心从本已来空寂者,是顿悟。即心无所住是顿悟;今于顿中立其渐者,即如登几层之台,要藉阶渐,终不向渐中而立渐义。又说: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共说,为邪见故。他还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这一偈语,不但扼要地说明了禅宗源于般若,而且为禅宗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后来各派禅师们的建立门庭,影响极大。

  开元二年(713),惠能卒于新州国恩寺。韶、广二州门人,迎惠能遗体至曹溪南华寺供奉至今。
(巨赞)
(南华寺供奉的惠能肉身像)
 

上篇:惠果(?~805) 下篇:慧皎(497~554)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中国大百科全书

波俏

(杂语)五灯会元:眉毛本无用,无渠底波俏。今人于事...

有因缘

【有因缘】 p0539   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复次佛世尊...

惟干颇罗天

(界名)Bṛhatphala,玄应音义三曰:惟干颇罗天,此云...

四难

(一)指值遇佛陀出世、佛陀说法华经、听闻法华经、听闻...

本不生际

(术语)不生不灭之本际也。以名人人本有之自性清净心...

白衣

梵语 avadāta-vasana,巴利语 odāta-vasana。原意白...

寿延经

(经名)延寿经之误。延寿经为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之异名...

破邪即显正

(术语)破邪计邪执者,为直显正道正见也。是为三论宗...

二种本尊

(名数)本尊三昧品所说,字印形之本尊各立二种。字之...

发起不善

【发起不善】 p1160 集论二卷九页云:何等发起不善?谓...

行舍

为心所之名。为俱舍宗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十一善心...

极理

(杂语)至极之道理。文句记三之一曰:若言序正俱常,...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沙门善导集记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清珠投于浊水」与「喊破喉咙也枉然」如何理解

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梵室偶谈 七则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然则参禅、念...

印光大师念佛法语10则

1、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

成就自我

有一个人对一件精美的陶瓷瓶说:你真漂亮,而且你的寿...

宁可我被骗 不能再骗他人

宋朝人陶禹锡的高祖被人称为陶四翁。他开了一个染布店...

达摩大师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