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神灭与神不灭之争

【中国大百科全书】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Shengmeiyushengbumeizhizheng

  中国佛教史事。人的形体死亡之后,精神消失还是继续存在,即“神灭”还是“神不灭”,本是先秦以来讨论关于形体与精神关系问题的一个主要论题。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它与佛教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以及法身、佛性等义有一定的关联。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论》谓佛教“精灵起灭,因报相寻”的说法,“通人多惑”,僧 的《弘明集》也说,世人“疑人死神灭,无有三世”。为此,信佛者与排佛者(包括一般无神论者)对此曾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东汉末年出现的《牟子理惑论》就已有这方面的记载。当时有人对投生转世表示怀疑,说:“佛道言人死,当复更生。仆不信此言之审也。”牟子的回答是:“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身譬如五谷之根叶,魂神如五谷之种实,根叶生必当死,种实岂有终亡?”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中,专论形体与精神间的关系。他针对“神之处形,犹火之在木,其生必存,其毁必灭。形离则神散而罔寄,木朽则火寂而靡托”的论旨进行答辩。认为精神是“精极而为灵者”,即使是有“上智”的人,也不能定其体状,穷其幽致。它本身不是物,故“物化而不灭”,“情有会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所谓“冥移”,实质上就是指精神能从“前形”转移到“后形”,从今世的有情个体转移到下世的有情个体上去。

上篇:沙门不敬王之争 下篇:阿底峡(Atisa 982~1054)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中国大百科全书

事迹

(杂语)古人经历之事实踪迹也。四教仪集注上曰:垂化...

钵啰拏摩

(印相)十二合掌之第七,译曰归命合掌。大日经疏十三...

圆密十真如

(术语)通别诸教,以遍行真如等十种为十真如,圆教及...

度减年受具戒开数胎中月等

亦名:年不满受具戒开数胎中月等 子题:未受具戒先算年...

不还果者

谓现法中。于五顺下分结。已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

荤辛

【荤辛】   荤而非辛,阿魏是也;辛而非荤,姜芥是也...

甘露陀罗尼

《甘露陀罗尼》,是密教中阿弥陀佛的根本咒。此咒在汉...

苏婆胡菩萨

苏婆胡,梵名 Subāhuh,意译妙臂。又称苏婆呼菩萨、...

南山三观

(名数)四分律宗南山所立:一、性空观,阿含经所说小...

智旭

(1599-1655)字藕益,自号八不道人,明代高僧,为净土...

思禅师

(人名)天台第二祖,南岳慧思禅师也。...

火辨

梵名 Citrabhāna。音译作质呾罗婆拏。印度人。唯识十...

【大藏经】最上乘论

最上乘论 第五祖弘忍禅师述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如是...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等于长安逍遥园译...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形疾有三:风、寒、热...

欲修孝顺者,须念念与戒相应

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

心散乱者,能障正定

随烦恼二十:散乱者,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

【推荐】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的确,我国有些人士喜欢如此地...

圣严法师《改变世界,从心安做起》

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

祭祀神明不用牲礼

祀神不用牲 杭俗岁暮祀神,大则刲羊蒸豚,次则用猪首鸡...

物质需求与精神生活

外出朝山,行走于东北乡间小道上。一老农肩挑重担,迎...

净土信仰对晚年白居易的积极影响

白居易作为唐朝士大夫学佛的代表,他的佛学思想,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