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阿含(agama)

【中国大百科全书】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ahan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各类阿含经的统称。为梵文的音译,也作阿晗 、阿含暮、阿笈摩等。《长阿含经·序》意译为“法归”,谓阿含经乃“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翻译名义集》卷四译作“无比法”,言此典为法之最上者。《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四译作“教”或“传”,意指“教说”或“依师弟传承的教说”。佛教经典大都沿袭此意解释。

  内容 基本上是以一种言行录的体裁,记述佛陀所说及其直传弟子们的修道和传教活动;阐述当时“外道”的学说以及佛陀对他们的批驳。其中所述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无常、无我、五蕴、四禅、善恶报应、轮回等等。小乘佛教各派均宗阿含。小乘律、论也都引述或阐发阿含的内容。阿含经为研究佛教产生以及原始佛教教义的主要典籍,其中还包含当时印度政治、宗教和哲学的重要资料。

  成书过程 据佛典传说,佛涅槃不久,大迦叶遴选500名硕学僧人在王舍城结集三藏。释迦牟尼所说的经由阿难诵出,有五大部阿含。一般认为,第一次结集时已确定了阿含经的基本内容,但在阿育王之前尚未经编辑。直到部派佛教时期,阿含才陆续系统地经过整理。约公元前1世纪写成文字,按经文篇幅长短,北传佛教分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四部。南传佛教分为《长部经典》、《中部经典》、《相应部经典》、《增支部经典》和《小部经典》等五部。北传四部与南传五部的前四部大体相应。但经文排列次序相差甚大,收经的数目也不尽相同。又因两传文本出自不同部派,经文内容也有所出入。据说各大部派都有自己的阿含经,但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非佛说的后期内容。

  汉译 四部阿含的汉译出自不同部派,编成时间有先后。《杂阿含经》出自化地部,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共50卷。此书各经文句杂碎,夹杂汇编。《增一阿含经》,属说一切有部,并以大众部本修补。东晋僧伽提婆译,共50卷(或作51卷)。此经以法数相次,从一法增至十法,一一相从,文义条贯。《中阿含经》为说一切有部所传。东晋僧伽提婆译,共60卷。《长阿含经》编辑最晚,依法藏部本。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共22卷。中国译经始于阿含。汉明帝时,译出《四十二章经》,从内容看当是阿含中某些章节的节译或编译。其后200余年间,有安世高、支谦、法护、法炬等译出阿含若干单品。所据文本既有梵文本又有西域各国文本,各品出自何部派已难稽考。4世纪末到5世纪中叶,四部阿含经陆续依梵本整部译出。从东汉到北宋,历代都有阿含中一些经的异译本,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载,现尚存161种。南传《小部经典》,中国有一大部分缺译,已有的译文也散存各处。此外,阿含的汉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译者有时取中国习惯用语加以意译,致使意义有所不同。如汉译《长阿含经》中的《阿摩昼经》和《梵动经》有关于针灸的记载,但巴利文《长部经典》中的上述两经则无此内容。(任 杰 魏道儒)

上篇:资福藏 下篇:巴利三藏注疏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中国大百科全书

香水钱

唐宋时代,僧尼得度牒,所需纳交官府之钱。始于肃宗,...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因上座比丘如法摄受年少比...

邪见

1、五见使中,拨无因果之见,叫做邪见。   2、凡是不...

下众

指下七众。即沙弥、沙弥尼、学法女、出家男、出家女、...

木律僧

犹如木偶之律僧。贬称谨守戒律而不知活用之持律者。 p...

常坐常行

(术语)法华四种三昧中之常坐三昧与常行三昧也。...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第十六

亦名:忏六聚法篇 子题:二种智、忏摩、忏悔 行事钞·...

说教

(术语)说教导人也。法华玄义十曰:说教之大纲,大化...

十遍处

梵语 da?akrtsnāyatanāni。又作十一切入、十一切处、...

不成有四

【不成有四】 p0328 因明入正理论云:不成有四。一、两...

法华经说三昧耶

(术语)经中说三种之三昧耶,自三部三身之三昧耶也,...

无明与福行为缘

【无明与福行为缘】 p108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六页云:...

二种行门,决定得生彼国

智者大师在《十疑论》中说:修行净土念佛法门的人,欲...

过去世不知道造了什么业,应该如何忏悔

我们今生造的业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向佛菩萨发露,对不...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语谁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梵网经菩萨戒》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

这个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调整心态养成佛陀的思考智慧

我们现在做为一个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调...